[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0062.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茶叶 杀青 滚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第一导叶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叶板,第二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增强了茶叶与内筒壁的接触,不仅使杀青叶与金属筒壁的接触次数增加,提升了叶温的上升速率,也减少了茶叶的堆积,同时,改进后的导叶板使茶叶翻动更剧烈,使叶温的提升更均匀,而剧烈的翻动也有利于杀青叶中水分的散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
背景技术
绿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杀青也称“炒青”,目的是通过高温快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做青过程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炒青必须当锅温达到220∽260℃时方可投入做青叶,以掌握“适当高温、投青量适中、翻炒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为原则。当锅中“啪啪”之声停止,略有沙沙声音,叶质柔软稍有黏性,闻有清纯茶香,即可下锅揉捻。历时3∽5分钟。炒青方式有电动滚筒炒青和液化气杀青机炒青。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蒸汽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滚筒杀青机,滚筒杀青机可以有效克服锅式杀青机存在的不能连续作业和作业效率低的缺陷,是我国茶叶加工中应用最普遍的杀青机,而杀青机滚筒的主要就是长柱形金属滚筒,滚筒内部设置转轴,转轴上部设置叶片,这种方式的滚筒会使茶叶不能充分地接触滚筒壁面,会产生茶叶堆积,阻碍杀青过程中水分的挥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内筒内部的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使了茶叶与内筒的充分接触,为通过后续加工、提高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筒两端,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轴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导叶板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叶板的长度,第一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均为弧状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与所述旋转轴之间的形成角度为45-75度倾斜角。
优选的,所述内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倾斜角均向所述出料口方向。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第一导叶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导叶板,第一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增强了茶叶与内筒壁的接触,不仅使杀青叶与金属筒壁的接触次数增加,提升了叶温的上升速率,也减少了茶叶的堆积,同时,改进后的导叶板使茶叶翻动更剧烈,使叶温的提升更均匀,而剧烈的翻动也有利于杀青叶中水分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筒 2——内筒
3——旋转轴 4——第二导叶片
5——第一导叶片 6——进料口
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0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吊挂式防台风结构标识
- 下一篇:一种桥梁伸缩缝疏导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