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2050.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陈鹏松;陈莉;陈宇鹏;陈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虹星美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40 | 分类号: | A63H17/40;A63H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许云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碰撞 折返 小车 | ||
1.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包括底盘,底盘前端设有前轮轴、后端设有后轮轴,前轮轴上设有前驱动齿轮,后轮轴上设有后驱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与前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换向齿轮组、与后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二换向齿轮组,所述底盘上设有交替与第一换向齿轮组、第二换向齿轮组啮合传动的切换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伸出底盘前后两端、滑动的撞杆,所述撞杆上设有与第一换向齿轮组啮合的第一切换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组啮合的第二切换齿轮,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第二切换齿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换向齿轮组与第二换向齿轮组之间的距离,使同一时间第一切换齿轮、第二切换齿轮只有一个处于啮合状态;
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换向齿轮组位置对应、并能与第一切换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组位置对应、并能与第二切换齿轮啮合传动,在同一时间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只有一个处于啮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具有传动槽;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的一端位于传动槽内,另一端与前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组的一端位于传动槽内,另一端与后驱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铰接在底盘上,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前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位于传动槽内;
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铰接在底盘上,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另一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位于传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在底盘上的切换基板,所述切换基板上设有与传动槽上下对应的切换槽,所述撞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切换基板上,所述第一切换齿轮、第二切换齿轮位于所述切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切换基板上的驱动基板,所述驱动基板上设有与切换槽上下对应的驱动槽,所述驱动轴铰接在驱动基板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位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电机的供电端通过电线与电池相连,所述电池放置在驱动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碰撞折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由乐高积木拼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虹星美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虹星美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2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涨式橡胶管气密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贴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