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枪状拉钩式鼻骨整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2185.1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2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 式鼻骨 整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杂性鼻骨骨折的闭合式骨折复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闭合复位手术的枪状拉钩式鼻骨整复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棒状的手柄部以及凸设于手柄部前端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的凸设方向垂直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从而在手柄部的前端形成直角弯折状结构;以工作部所在端为手柄部的操作段而另一端为手柄部的握持段,握持段与操作段彼此平行,且两者间通过用于避让人体下颌矢状面的曲线过渡段连接彼此;工作部与曲线过渡段位于操作段的棒体两相对侧处。本实用新型能很方便的实现对鼻骨骨折断段的有效复位目的,从而实现了鼻骨骨折手术的便捷化及高效化操作目的,利于临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杂性鼻骨骨折的闭合式骨折复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闭合复位手术的枪状拉钩式鼻骨整复器。
背景技术
由于外鼻突出面部,其最易遭受各种外部力量所造成的创伤,导致外鼻骨部发生骨折现象。因外伤暴力强度与方向的不同,因此鼻部骨折部位、范围与畸形状态也不尽相同。在鼻部受伤后应及时处理并施行鼻部骨折复位术,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与永久畸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鼻部复位器械多为鼻骨复位器,存在以下使用缺陷:传统鼻骨复位器外形呈直片状,使用时用力方向平直且单一;而在闭合复位手术中,由于鼻骨骨折的复位操作是伴随着横向定位与纵向回牵的复杂力矩施力的,传统鼻骨复位器在横向定位骨折断段的同时,难以甚至无法同步实现骨折断段的牵拉回位操作,使用较为不便。为提升操作效率,有时也会采用两组甚至两组以上数量的器械配合对患者进行施术,多数量的器械对手术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所以,怎样设计和制造一种能够综合利用的鼻骨整复器械,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枪状拉钩式鼻骨整复器,其具备操作体感好及施力方便的优点,能很方便的实现对鼻骨骨折断段的有效复位目的,从而实现了鼻骨骨折手术的便捷化及高效化操作目的,利于临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枪状拉钩式鼻骨整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棒状的手柄部以及凸设于手柄部前端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的凸设方向垂直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从而在手柄部的前端形成直角弯折状结构;以工作部所在端为手柄部的操作段而另一端为手柄部的握持段,所述握持段与操作段彼此平行,且两者间通过用于避让人体下颌矢状面的曲线过渡段连接彼此;所述工作部与曲线过渡段位于操作段的棒体两相对侧处。
优选的,本鼻骨整复器包括复位头,所述复位头外形呈“L”字块状,复位头的短边构成用于实现骨折断段的横向定位及牵拉回位操作的所述工作部;手柄部的前端设有可供复位头的长边插入的T型槽,所述T型槽槽长方向平行手柄部长度方向且T型槽的一槽端贯穿操作部的前端面;长边的用于配合T型槽的底面处对应布置匹配T型槽槽腔的T型导边;所述长边与T型槽间构成卡接定位配合关系。
优选的,在手柄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工作部突出手柄部的前端面。
优选的,T型槽的封闭端处贯穿槽壁布置定位缺口,长边处布置配合缺口;手柄部柄面处铰接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字状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边垂直手柄部长度方向以便卡入手柄部处铰接孔内,定位块的另一边可经由定位缺口而横向卡入配合缺口内,从而限制复位头产生沿T型槽槽长方向的往复动作。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用于卡入配合缺口内的一边向操作部的T型槽封闭端处延伸,从而贯穿复位头。
优选的,工作部前端面及手柄部前端面处均布置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握持段上布置有用于防滑的耐磨棱。
优选的,工作部突出手柄部的高度为3~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2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