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3338.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红志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04;A63B24/00;A63B71/06;A61B5/3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能 开发 健康 训练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固定架、体感反应装置和卧床;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架;所述横架的两端的底部均安装有二号竖杆;所述二号竖杆底端安装有一号竖杆;所述一号竖杆底端安装有三角支座;所述横架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底端安装有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所述横架上对应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前方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模拟体验感强,能够脑身同步训练,康复训练效果好,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及相关设备均集中在站立行走训练方面,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卧床人群无人问津,此外,相当部分研究者认为,卧床人群同样可以进行站立行走训练,这样导致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早期过早的进行站立训练,出现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关节保护不够脱位、损伤、软组织拉伤、患者害怕不配合等。此外,缺少手-眼、脚-眼同步刺激训练,想像-控制-反馈的康复全闭环的“脑身同健”潜能同步开发专用康复设备的报道,也无相关成熟的上市设备产品。
具体如下:
1)以辅助站立行走功能为主要特点,运动模式单一、运动方式粗大,缺少卧床患者和重度依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部分。
2)没有实现人体脑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潜力开发,仅是单一的辅助人体被动行走,无法激发人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潜能能力。
3)没有实现在辅助肢体运动的同时,应用体感反应技术,实现患者运动动作与设定的装置环境完全互动,使患者身临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
4)缺少卧床患者、重度依赖患者、意识欠清醒和昏迷患者,情景互动训练部分。
5)缺少评估系统设计应用,包括实时评估系统和同比评估系统。
6)缺少肌电反馈系统的设计应用,无法客观了解使用者肢体功能的情况。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能开发脑身同健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固定架、体感反应装置和卧床;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架;所述横架的两端的底部均安装有二号竖杆;所述二号竖杆底端安装有一号竖杆;所述一号竖杆底端安装有三角支座;所述横架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底端安装有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所述横架上对应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前方设有红外线发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机械臂和升降液压杆;所述滑槽设置于横架的顶部;所述机械臂的底端对应滑槽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滑槽;所述机械臂远离显示器的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液压杆;所述升降液压杆底端安装有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包括髋关节运动模块;所述髋关节运动模块铰接膝关节运动模块;所述膝关节运动模块铰接踝关节运动模块;所述髋关节运动模块上对应踝关节运动模块和膝关节运动模块设有弹性驱动器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体感反应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手柄上插接有三轴陀螺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器内部设有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上设有情景交互系统和康复评估系统;所述情景交互系统内部设有日常生活活动场景模拟训练模块、运动场景模拟训练模块和社交场景模拟训练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红志,未经谢红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3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