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用预埋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4864.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辛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辛愉 |
主分类号: | H02G3/40 | 分类号: | H02G3/40;H02G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韦乃荣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电气 安装 工程 用预埋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用预埋固定结构,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上套管和下套管,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的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连接,且另一侧边沿设置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采用固定扎带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套管上的上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下套管上的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位置匹配。有益效果在于:拆装便捷,可在该结构损坏后,在不影响线管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拆卸和更换,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采用固定扎带连接固定,将固定扎带的端部与定位孔贴合,而后沿扎带孔拉动固定扎带,即可完成上套管和下套管的连接固定,提高了线管对接处连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用预埋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时,通常需要使用预埋固定结构,如线管,作为后续走线的通道。在线路布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多根线管串联作为走线通道,线管间采用管套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管套多为直管或弯管,为了保证抗压强度,表面通常较硬,在施工完成后,若出现线管损坏或管套损坏,需要维修和更换时,只能先拆除损坏位置的套管,而后拆除对应的线管,由于线管内部设置有电线,因此只能通过损坏线管或套管的方式进行维修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坏电线;同时在拆除过程中套管容易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拆装便捷的预埋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用预埋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拆装便捷,可方便对线管连接处进行拆卸维护和观察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用预埋固定结构,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上套管和下套管,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的一侧边沿通过合页连接,且另一侧边沿设置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采用固定扎带连接固定;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套管上的上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下套管上的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位置匹配,且所述上固定部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固定扎带的孔位,所述固定扎带自所述下固定部一侧贯穿所述上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固定扎带另一端的定位部,所述固定扎带沿所述上固定部拉动至最大行程后,所述固定扎带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合页与所述固定结构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套管和下套管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部包括上固定座和配合所述固定扎带的扎带孔,所述扎带孔贯穿所述固定座。
作为优选,所述下固定部包括下固定座和定位孔,所述固定扎带贯穿定位孔后穿入所述扎带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一侧的所述下固定座上成型有穿线槽,该穿线槽一侧延伸至所述下固定座的边沿,另一侧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且所述穿线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扎带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套管内部设置有上固定套,所述下套管内部设置有匹配所述上固定套的下固定套;所述上固定套与所述下固定套均为橡胶套。
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套和所述下固定套各设置有两个,且分列在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的两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拆装便捷,可在该结构损坏后,在不影响线管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拆卸和更换,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
2、采用固定扎带连接固定,将固定扎带的端部与定位孔贴合,而后沿扎带孔拉动固定扎带,即可完成上套管和下套管的连接固定,提高了线管对接处连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辛愉,未经杨辛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4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机搭载的RTK测量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总务后勤管理信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