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5904.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攀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微距背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包括微距背投板,所述微距背投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装置板,两个所述装置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两个所述装置板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密封装置,两个所述装置板上贯穿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微距背投板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散热槽,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方便散热以及防灰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距背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
背景技术
微距背投是一种显示成像技术,每一个微小的dao像素均由RGB-LED光源和球形屏幕组成,即构成了一个微小的背投影单元,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暗室,保证画面对“黑”的还原,每个像素投影距离小于3mm,保证投出的画面光线均匀、柔和;每个背投单元紧密相连,构成连续的像素显示画面,没有视觉缝隙。
现有技术中,微距背投板在使用的时候,通常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而微距背投板如果想要开洞散热的话就很容易进灰,为了协调好这个关系,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包括微距背投板,所述微距背投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装置板,两个所述装置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两个所述装置板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密封装置,两个所述装置板上贯穿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微距背投板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散热槽,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板下端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上的方形封板,对应位置处的装置板靠近方形封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滑槽,所述方形封板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方形封板的两侧侧壁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磁块,所述滑槽的上下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磁块,两个所述定位磁块的位置分别与两个连接磁块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侧壁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封板,所述圆形封板的位置与其中一个第一散热槽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贯穿设置装置板内的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贯穿微距背投板的侧壁,所述第二散热槽与滑槽的内壁之间贯穿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散热装置相互配合,给微距背投板的背侧设置用于散热的散热槽,在槽内设置散热风扇给微距背投板散热,不需要散热的时候,可以拨动连接杆带动各个封板分别封堵各个散热槽,可以避免停放的时候,内部产生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的装置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微距背投的连接杆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微距背投板、4装置板、5方形封板、6圆形封板、7把手、8连接杆、9第一散热槽、10第一散热风扇、11第二散热槽、12定位磁块、13第二散热风扇、14连接磁块、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攀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攀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5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字钢焊接太空舱
- 下一篇:一种脑室流引管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