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6273.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5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呈龙涂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热和 冷却 反应 | ||
1.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包括底座(1),支撑腿(2),循环降温泵(3),出水管(4),连接软管(5),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可观察保温支撑壳结构(7),可循环降温存放箱结构(8),固定环(9),加热丝(10),加料管(11),第一法兰盘(12),排料管(13)和第二法兰盘(14),所述的支撑腿(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循环降温泵(3)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4)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降温泵(3)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连接软管(5)的右侧套接在出水管(4)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安装在可观察保温支撑壳结构(7)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保温支撑壳结构(7)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循环降温存放箱结构(8)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固定环(9)分别安装在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10)分别缠绕在固定环(9)的外壁;所述的加料管(11)右侧安装在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加料管(11)的左侧焊接在第一法兰盘(1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料管(13)的右侧安装在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排料管(13)的左侧焊接在第二法兰盘(1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快速降温釜芯结构(6)包括反应釜芯(61),釜芯底盖(62),倒U型降温管(63),进水管(64)和排水管(65),所述的釜芯底盖(62)螺栓连接在反应釜芯(61)的下端;所述的倒U型降温管(63)的下端分别插接在釜芯底盖(62)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水管(64)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倒U型降温管(63)的下端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水管(65)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倒U型降温管(63)的下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保温支撑壳结构(7)包括保护壳(71),支撑板(72),观察片(73),连接板(74)和防护盖(75),所述的支撑板(72)分别螺栓连接在保护壳(71)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观察片(73)镶嵌在保护壳(7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板(74)分别焊接在保护壳(71)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板(74)还焊接在防护盖(75)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连接板(74)螺栓连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循环降温存放箱结构(8)包括存放箱(81),箱盖(82),回流管(83),制冷片(84)和输出管(85),所述的箱盖(82)螺栓连接在存放箱(81)的上端;所述的回流管(83)的下端焊接在箱盖(8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制冷片(84)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箱盖(82)的下端;所述的输出管(8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存放箱(8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采用上端设置有十字形防滑纹的不锈钢座;所述的支撑腿(2)采用不锈钢腿;所述的固定环(9)采用外壁设置有陶瓷层的不锈钢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64)和排水管(65)的上端分别贯穿釜芯底盖(62)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降温管(63)采用铜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9)从上到下依次螺钉连接在反应釜芯(61)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10)缠绕在固定环(9)的外壁;所述的加热丝(10)设置在反应釜芯(61)的外壁;所述的连接软管(5)的左侧套接进水管(64)的下端右侧外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片(73)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防护盖(75)设置在保护壳(71)的上端;所述的防护盖(75)和保护壳(7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呈龙涂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呈龙涂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62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智能的涂料生产装备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油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