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6544.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8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万立峰;田磊;李国旺;杨伟健;孔繁亮;董继萱;刘稳生;马鹏松;刘砚滨;毕永斌;蔡玲倩;孙万里;徐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和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2 | 分类号: | F28F1/12;F28F21/08;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065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隔热套,其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嵌设槽,每个所述嵌设槽沿所述隔热套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嵌设槽周向排布;散热翅片,每个所述嵌设槽处均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具有伸出所述隔热套的内表面的翼条;金属管,其处于往复弯折状态,所述金属管的竖直部嵌设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内表面。通过设置隔热套,并将金属管设置于隔热套的内表面,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金属管的热量径向外扩散,能够节约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通常在用于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釜的外围设置热交换装置以为反应釜提供足够热量而使反应釜获得合适的反应温度。
基于反应釜的筒状外形,热交换装置整体设置呈环状,该热交换装置套设于反应釜外,进而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具体地,该热交换装置通常由金属管进行往复弯折成型,换热介质(如,热水)从金属管的一端进入,而从另一端流出,热水在金属管中流动的过程,将其热量传递给反应釜,进而实现为反应釜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热交换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1、金属管在径向向内散热的同时,也径向向外散热,而径向向外散发的热量不能用于为反应釜加热,进而造成能量浪费。
2、热交换装置越靠近金属管的进口端(热水从此端口进入)的区域的热量越高,反应釜与该区域所对应的区域的温度越高,而越靠近出口端(热交换后的水从此端口流出)的区域的热量越少,反应釜与该区域所对应的区域的温度越低,由于金属管沿反应釜的周向排布,且热水的流动方向整体是周向,这导致反应釜在周向上各区域受热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
隔热套,其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套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嵌设槽,每个所述嵌设槽沿所述隔热套的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嵌设槽周向排布;
散热翅片,每个所述嵌设槽处均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具有伸出所述隔热套的内表面的翼条;
金属管,其处于往复弯折状态,所述金属管的竖直部嵌设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嵌设槽的截面呈弧形,所述散热翅片具有与所述嵌设槽匹配的弧形部;其中:
所述金属管的竖直部位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弧形部处。
优选地,所述金属管包括多段,多段所述金属管沿周向依次布置;其中:
每段所述金属管均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相邻的两段所述金属管中的一段金属管的出口端与另一段金属管的进口端在周向上相邻。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包括多个弧形瓣,多个所述弧形瓣对接形成所述隔热套;其中:
所述金属管的段数与所述弧形瓣的个数相等;每个所述弧形瓣的内表面对应设置有一段所述金属管。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的外围套设有环形的进液导流管,所有所述金属管的进口端均与所述进液导流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的外围套设有环形的出液导流管,所有所述金属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出液导流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弧形瓣的周向上的侧边处均形成有连接板,相邻的两个弧形瓣借由穿设所述连接板的紧固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热交换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和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和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6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机械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篮球场夜用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