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7090.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峰;刘欣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设置有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反射片、背板和支撑结构,反射片位于扩散板和背板之间,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扩散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第一端与扩散板抵接,用于支撑扩散板,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上的压紧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支撑柱的第二端,反射片设置通孔,至少部分连接部穿过通孔并与背板粘接;压紧部与支撑柱相连,压紧部位于反射片的朝向扩散板的一侧,压紧部至少部分第二面与反射片的第一面接触。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对支撑结构以及其固定方式进行了改进,以解决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显示装置能正常显示影像,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背光模组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了防止扩散板凹陷,在扩散板下方设置支撑结构,为了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支撑结构的另一端需要与背板固定,常用的固定方式包括螺丝固定或铆柱固定等,上述固定方式均会影响到显示装置的外观,同时螺丝固定还会产生螺丝的脱镍现象,影响固定效果;另外,上述固定方式中均需要在反射片上开设通孔,在通孔位置,反射片很容易发生拱起现象,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上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对支撑结构以及其固定方式进行了改进,以解决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反射片、背板和支撑结构,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扩散板抵接,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压紧部和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所述反射片设置通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背板粘接;
所述压紧部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压紧部位于所述反射片的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压紧部至少部分第二面与所述反射片的第一面接触,所述压紧部的第二面为所述压紧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侧面,所述反射片的第一面为所述反射片的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压紧部和/或所述连接部构造为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压紧部构造为环形板,所述连接部构造为圆形板,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环形板,并与所述圆形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环形板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孔的直径,所述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形板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圆形板与所述背板通过高温黏贴剂粘接;或者,所述圆形板与所述背板通过胶带粘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板的中心和所述圆形板的中心位于所述支撑柱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积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构造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7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体的横梁与立柱快速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下沉式分区筏式海胆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