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8191.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0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16;B25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6172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加工 翻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翻转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包括底架和圆形导轨,所述圆形导轨远离底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半圆形导轨,所述半圆形导轨靠近圆形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半圆形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架的靠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圆形导轨远离底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半圆形导轨能够进行多角度的锁紧,第一锁紧气缸靠近锁紧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板,以及第二锁紧缸、伸缩杆和锁紧垫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翻转不规则形状时出现滑动的问题,通过第一齿轮靠近圆形导轨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移动板能够使移动板左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翻转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一直往好的方向发展。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汽车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转,因此需要用到翻转装置。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目前大小端面的加工翻转采用人工装夹完成,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同时飞屑容易造成加工工人身体伤害,因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522179U中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该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虽然,该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作效率较高,但是,该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具有夹紧角度单一,零件沉重放置工作台不便,只能夹紧规则形状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包括底架和圆形导轨,所述圆形导轨远离底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半圆形导轨,所述半圆形导轨靠近圆形导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半圆形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架的靠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转动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支撑架,所述锁紧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气缸,所述第一锁紧气缸靠近锁紧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板,所述底架靠近圆形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靠近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靠近圆形导轨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移动板。
可选的,所述半圆形导轨的内部开设有齿,所述齿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滑块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与第三电机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锁紧板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紧夹板,所述锁紧夹板靠近第一锁紧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锁紧缸,所述第二锁紧缸靠近锁紧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锁紧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垫,所述锁紧板远离第二锁紧缸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大小与第一齿轮的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靠近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远离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远离液压缸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与底架通过圆杆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架靠近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靠近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半圆形导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科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8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