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主电路绝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8559.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马丁·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博普感应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9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路 绝缘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主电路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检测模块、压敏电阻、电感、电容、保险丝、主电网、PLC控制器、操作屏幕、中频控制中心,绝缘检测模块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保险丝,压敏电阻接地连接,保险丝另一端连接电感,电感另一端连接电容,电容另一端连接主电网,电感与电容组成耦合电路,耦合电路用于隔绝主电网电压入侵绝缘检测模块,主电网通过线路连接中频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中频控制中心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绝缘检测模块、操作屏幕;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系数更高,监测范围更广,响应速度更快等特点,能够避免传统检测装置所存在的导致设备损坏或操作人员人身伤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主电路绝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行业的发展,国家对相关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国家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中频电炉替代传统的冲天炉的进程,随着中频电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铸造行业,这也使得人们对中频电炉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频电炉属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衡量中频炉安全当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人员操作安全和设备安全保护,而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中频电炉的对地绝缘值正是用来保护人员的操作安全和保护设备的自身安全。
目前,中频电源对地监测设备大多采用的漏电流监测装置是差动式漏电流监测装置,这种漏电流监测设备是根据理论上两相电源的进线电流和回线电流相同,一旦出现进线和回线电流出现差值,互感器会感应到电流偏差所产生的磁场电流,从而达到监测报警的作用。该漏电流监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只能监测到该装置后端的漏电流值,而一般的该设备安装位置只能在逆变测,也就是说逆变前段的漏电流监测不到且得不到有效保护;(2)该装置监测响应速度》100MS,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动作不灵敏,导致设备损坏或操作人员人身伤害;(3)整流变压器中性点需接地,导致整流变压器的故障率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主电路绝缘检测装置,具有安全系数更高,监测范围更广,响应速度更快等特点,能够避免传统检测装置所存在的导致设备损坏或操作人员人身伤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主电路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检测模块1、压敏电阻2、电感3、电容4、保险丝5、主电网6、PLC控制器7、操作屏幕8、中频控制中心9,所述绝缘检测模块1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2、保险丝5,所述压敏电阻2接地连接,所述保险丝5另一端连接电感3,所述电感3另一端连接电容4,所述电容4另一端连接主电网6,所述电感3与电容4组成耦合电路,所述耦合电路用于隔绝主电网6电压入侵绝缘检测模块1,所述主电网6通过线路连接中频控制中心9的输入端,所述中频控制中心9用于控制主电网5输电功率,所述中频控制中心9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通过线路分别连接绝缘检测模块1、操作屏幕8,所述操作屏幕8用于将PLC控制器7和绝缘检测模块1监测数据实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检测模块1用于发出4K-12K赫兹的0-10V信号,并通过电感3和电容4耦合后注入主电网6。
进一步地,所述主电网6设置有两个,两个主电网6并联布置后分别通过线路连接一号炉逆变回路和二号炉逆变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检测模块1内设置有绝缘高值和绝缘低值,且在实际值低于绝缘低值或高于绝缘高值时触发相对应开关量信号,并通过线路传送至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控制中频控制中心9停止变频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博普感应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埃博普感应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8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