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显式电磁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1070.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G01F1/60;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数 电磁流量计 | ||
一种数显式电磁流量计,包括数显式电磁流量计本体、电机减速机构、稳压电源、阀板;还具有探头、控制电路;阀板安装在流量计本体管道内部一侧;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阀板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探头包括浮子、力敏电阻、导向杆、筒体,在筒体的内部有隔离板,力敏电阻安装在筒体内上部,导向杆位于隔离板的导向孔内,导向杆上端位于力敏电阻的应变片下端,浮子安装在导向杆下端、且浮子位于筒体内下部;筒体安装在流量计本体的另一侧管道上端稳压电源、控制电路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和控制电路、力敏电阻之间电性连接。本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不需要人为操作阀门控制流量,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增加了流量计本体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显式电磁流量计。
背景技术
电磁流量计是一种测量管道内液体流量的设备。工作时液体从流量计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进而在流量计相关部件作用下,流量计的显示界面(主要是液晶屏或数码管显示)显示出具体流量数据。
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流量计用来作为液体流量的监测,其主要目的就是监测后,当输入流量大或小时,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调节位于流量计输入端或输出端的阀门阀芯开闭程度大小,从而满足流量计输出端输出的液体在使用者需要的流量范围内(比如流量过大调低输入端流量、流量过小调高输入端流量)。现有的流量计因结构所限,只具有采集流量数据并显示的功能,无法自身控制经其流入流出液体的流量,其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有的技术中,为了达到基于流量计检测的数据、控制液体流量,一般会在和流量计输入端或输出端相连的管道侧串联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这样,不但存在整体设备不紧凑的缺点,而且由于安装点位相对增多,安装也较为复杂,且由于需要人为控制阀门的阀芯开闭程度大小,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也不能达到自动化控制目的。基于上述,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紧凑,不但能实时检测液体流量,还能根据使用者设定的流量值,自动调节输出端液体流量的流量计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磁流量计因结构所限,无法自身控制经其流入流出液体的流量,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外控阀门和流量计单独安装、导致设备整体不紧凑、安装相对不方便,以及需要人为操作阀门控制流量计输出端液体流量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特别适用于液体输送使用,不但具有液体的流量检测功能,而且还集控制功能为一身,使用者可方便设定需要的流量计本体输出端流量值,应用中,在相关机构共同作用下,能实时自动调节输出端的流量,保证了输出端流量处于使用者的设定范围值之内,由此达到结构紧凑、安装相对方便,不需要人为操作阀门控制流量,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增加了流量计本体的功能、功能更加完善,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数显式电磁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显式电磁流量计,包括数显式电磁流量计本体、电机减速机构、稳压电源、阀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头、控制电路;所述阀板安装在流量计本体管道内部一侧,阀板的外径小于流量计本体管道内部的内径;所述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阀板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所述探头包括浮子、力敏电阻、导向杆、筒体,在筒体的内部有隔离板,力敏电阻安装在筒体内上部,导向杆位于隔离板的导向孔内,导向杆上端位于力敏电阻的应变片下端,浮子安装在导向杆下端、且浮子位于筒体内下部;所述筒体安装在流量计本体的另一侧管道上端,筒体下部位于流量计本体内下部并和流量计本体内下端间隔距离;所述稳压电源、控制电路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稳压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的两路电源输出端分别和电机减速机构的正负两极、负正连接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和力敏电阻一端电性连接,力敏电阻另一端和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是空心材质,浮子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力敏电阻的外侧整体包裹有一层防水膜。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减速机构是同轴电机齿轮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1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