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1917.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凌庆生;张兵;张明献;吴付勤;张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庆生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B65G15/32;B65G15/42;B65G47/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地址: | 45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黄河 泥沙 淤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泥沙治理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部四角处均设置万向轮,所述基板顶部左右侧均设置底座,两组所述底座内腔均设置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均套接设置顶座,两组所述顶座顶部均设置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内腔均设置固定支架,且两组所述安装架均通过销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内腔左侧设置驱动电机轴二,所述固定支架内腔右侧设置驱动电机轴一,且所述驱动电机轴一和驱动电机轴二外周均套接设置传输皮带,所述固定支架左侧底部设置筛分装置,该装置能够对黄河中淤积泥沙中沙子进行高效筛分,将泥沙中沙子用于建筑材料,实现对淤积泥沙的再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沙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中国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根据近代实测资料分析,进入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含沙量为35千克/立方米。黄河沙量之多,含沙量之大,为世界大江大河之冠。
当前,在治理黄河泥沙淤积打捞上来的泥沙大多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然而,黄河淤积的泥沙中的沙子又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对泥沙中沙子的筛分大多通过人工,筛分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不利于泥沙的快速筛分以及对淤积泥沙的快速处理,因此,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很有实际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基板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底座,两组所述底座内腔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均套接设置有顶座,两组所述顶座顶部均设置有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内腔均设置有固定支架,且两组所述安装架均通过销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内腔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轴二,所述固定支架内腔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轴一,且所述驱动电机轴一和驱动电机轴二外周均套接设置有传输皮带,所述固定支架左侧底部设置有筛分装置。
优选的,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筛分筒,所述固定支架底部连接有斜板,且所述斜板底部延伸至筛分筒内腔之中,所述筛分筒内腔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斜面筛分网一和斜面筛分网二,所述筛分筒右侧与斜面筛分网一和斜面筛分网二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顶部均设置有振动器,所述筛分筒左侧与斜面筛分网一和斜面筛分网二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斜向排管一和斜向排管二,所述筛分筒外壁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筛分筒底部中央设置有底部排管。
优选的,所述斜向排管一和斜向排管二以及底部排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传输皮带表面均匀设置有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斜面筛分网一和斜面筛分网二上都均匀设置有筛分孔,且所述斜面筛分网一上的筛分孔孔径大于斜面筛分网二上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筛分筒顶部为敞口式设置,且所述筛分筒底部为倒梯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斜向排管一和斜向排管二均向左斜向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治理黄河泥沙淤积的装置,该装置通过两组电动伸缩杆控制固定支架的倾斜角度以及固定支架的高度,以方便传输皮带将打捞上的淤泥传递至筛分筒内腔进行自动筛分处理,该装置通过万向轮方便移动;
由于筛分筒顶部为敞口设置,方便泥沙直接进入筛分筒内腔进行筛分处理,筛分筒底部为倒梯型结构,方便筛分筒底部筛分出的沙子通过底部排管排出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庆生,未经凌庆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1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器皿加热整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疏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