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3586.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震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4/28;B02C21/00;B02C23/04;B02C23/16;B08B15/04;B03C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建筑 废料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废料处理机体,所述废料处理机体顶部中央设置有相连通的连通料斗,所述废料处理机体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设置有除铁机构,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内腔中部和底部分别倾斜设置有筛选网一和筛选网二,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右侧底部设置有与出料口一相连通的收集壳二,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除铁机构,实现铁屑或铁性废料与废料的分离,无需人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降低铁屑或铁性废料后续对废料处理机体内的结构造成的损伤,使该装置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废料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现有的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一般都采用粉碎的形式实现处理,但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当废料中含有铁钉、铁屑等铁性废料时需要在破碎前先进行人工处理,否则会影响后续的破碎质量和废料使用质量,同时也易对处理装置造成损伤,采用人工处理,费时费力的同时处理质量差;2、同时在破碎后不方便实现分类收集,提高了后续人工收集处理的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废料处理机体,所述废料处理机体顶部中央设置有相连通的连通料斗,所述废料处理机体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设置有除铁机构,且连通料斗顶部与除铁机构底部中央相连通,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内腔顶部左右侧均通过转轴设置有粉碎辊一,且两组粉碎辊一之间通过转轴设置有粉碎辊二,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内腔中部和底部分别倾斜设置有筛选网一和筛选网二,所述筛选网一和筛选网二之间均匀通过转轴设置有粉碎辊三,且筛选网一和筛选网二的底部中央均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左侧外壁中部和右侧底部均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口一,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左侧外壁中央的出料口一与筛选网一顶部左侧相对应,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右侧底部的出料口一与筛选网二顶部右侧相对应,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左侧外壁中部固定设置有与出料口一相连通的收集壳一,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右侧底部设置有与出料口一相连通的收集壳二,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口二,所述出料口二和出料口一内均设置有电磁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除铁机构包括与连通料斗相连通的除铁壳,所述除铁壳位于废料处理机体上方,所述除铁壳顶部中央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斗,所述除铁壳内腔顶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左端通过转杆和轴承与除铁壳左侧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除铁壳右侧外壁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杆,且驱动杆贯穿除铁壳右侧并与活动板右侧固定,所述活动板顶部设置有电磁铁板,所述电磁铁板顶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刮板,所述除铁壳右侧内壁且位于电磁铁板上方的位置滑动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输出端与刮板右侧外壁顶部固定,所述除铁壳顶部右侧设置有升降液压缸,且升降液压缸输出端贯穿除铁壳顶部并与液压缸顶部连接,所述除铁壳左右侧内壁底部对称设置有与连通料斗相配合的导向块二,所述除铁壳左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收集壳三,所述收集壳三右侧外壁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延伸壳,且延伸壳右端贯穿除铁壳左侧并位于电磁铁板顶部左方。
进一步地,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导向块一,所述导向块一位于连通料斗和粉碎辊二之间,且导向块一竖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网二上的网孔直径小于筛选网一的网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废料处理机体外壁内腔中设置有高温陶瓷吸音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震,未经刘文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3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轻质混凝土复合墙板构件
- 下一篇:智能冷热风矿物负离子电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