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3756.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陆萧萍;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萧萍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5327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护理 喉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包括底座、挤压单元、固定单元、固定板、注射器、推块、固定杆、推板和注射头;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的通孔与注射头相配合,所述注射头的右端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部与推块滑动连接,所述推块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有推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后侧设有固定单元;挤压单元:包含卡夹、连接杆、转轴、安装块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在底座右侧面的中部,电动伸缩杆的右端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右端与连接杆左侧面的底端连接,该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使用简单,固定牢固,给药量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是呼吸道内科常见的一种病,通常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都是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消炎止疼,但对于婴幼儿而言,婴幼儿无法自主吃药,因此需要通过辅助设备帮助婴幼儿吃药,婴幼儿的身体与成人不同,需要精确的进行喂药,但是现有的喂药器虽然喂药器的上方拥有刻度,但是在喂药时,使用者无法控制力道,可能多喂婴幼儿需要的药物,从而容易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使用简单,固定牢固,给药量准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包括底座、挤压单元、固定单元、固定板、注射器、推块、固定杆、推板和注射头;
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的通孔与注射头相配合,所述注射头的右端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部与推块滑动连接,所述推块的右侧面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有推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后侧设有固定单元;
挤压单元:包含卡夹、连接杆、转轴、安装块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在底座右侧面的中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右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与连接杆左侧面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卡夹,所述卡夹与推板相卡接;
其中,还包括软管、喷头、刻度尺和控制开关组,所述软管的右端与注射头的左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左端设有喷头,所述刻度尺设在底座顶端的前侧,所述控制开关组设在固定板的顶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通过挤压单元,可以根据婴幼儿需要药量的多少来挤压注射器内部的药液,防止医护人员控制力道不准确导致给药量过多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含转轮、螺杆、连接板、支撑板和橡胶板,所述支撑板设在底座顶端的后侧,所述支撑板顶端的前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的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转轮,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橡胶板的顶端转动连接,可以将不同大小的注射器进行固定,同时将注射器固定牢固,防止注射器在使用时出现滑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套接在推块的外侧,可以减小注射器内壁与推块之间的缝隙,防止药液从缝隙处流出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环和咬嘴,所述卡环套接在喷头的外侧,所述卡环的外侧设有咬嘴,可以方便婴幼儿进行咬合,同时也方便对咬嘴进行更换和消毒。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在软管的外侧,可以防止喷头内部药液回流到注射器内部,避免儿童口腔内的唾液对注射器内部的药液产生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儿科护理用喉部给药器,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挤压单元,可以根据婴幼儿需要药量的多少来挤压注射器内部的药液,防止医护人员控制力道不准确导致给药量过多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萧萍,未经陆萧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3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