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动调Q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4332.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明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11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激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调Q激光器,包括由激光泵浦源、凸透镜、第一腔镜、激光晶体、第二腔镜、可饱和吸收体和第三腔镜组成的谐振腔,本装置采用将激光泵浦源、凸透镜、第一腔镜、激光晶体、第二腔镜、可饱和吸收体和第三腔镜组成“L”型激光谐振腔结构,缩短激光在腔内传输距离,也大大减小本装置的体积,并设置L1大于L2、L2大于R/2来减小可饱和吸收体与激光晶体上的束腰半径比值,从而减少激光输出脉宽,增强激光输出脉冲,提高了脉冲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调Q激光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激光医疗、军事应用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对窄脉宽、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的需求,调Q技术应运而生。
调Q方法通常分为主动调Q和被动调Q,被动调Q是在腔内设置可饱和吸收体,利用其饱和吸收效应周期控制谐振腔损耗来获得脉冲输出;现有的调Q激光器中采用直腔型谐振腔,如果要求输出脉宽窄,输出脉冲性能更强的话,需要的调Q激光器的体积则会偏大,因此,需要一款调Q激光器体积小,且脉宽小以及输出脉冲性能大的被动调Q激光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输出脉宽小以及输出脉冲性能大的被动调Q激光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被动调Q激光器,包括由激光泵浦源、凸透镜、第一腔镜、激光晶体、第二腔镜、可饱和吸收体和第三腔镜组成的谐振腔,其中:
所述就激光泵浦源、凸透镜、第一腔镜、激光晶体、第二腔镜从左到右依次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腔镜为镀有高反射膜的凹面镜,该第二腔镜上呈倾斜状态;
所述可饱和吸收体、第三腔镜依次沿第二腔镜反射聚焦的光路设置,以形成“L”型激光谐振腔;
且所述第一腔镜与第二腔镜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腔镜与第三腔镜之间的距离为L2,第二腔镜的曲率为R,所述L1大于L2,且L2大于R/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将激光泵浦源、凸透镜、第一腔镜、激光晶体、第二腔镜、可饱和吸收体和第三腔镜组成“L”型激光谐振腔结构,缩短激光在腔内传输距离,也大大减小本装置的体积,并设置L1大于L2、L2大于R/2来减小可饱和吸收体与激光晶体上的束腰半径比值,从而减少激光输出脉宽,增强激光输出脉冲,提高了脉冲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镜上镀有针对泵浦光的高透射膜,所述第三腔镜上镀有部分激光透过的增透膜。
优选的,所述激光晶体靠近第一腔镜设置,所述可饱和吸收体靠近第三腔镜设置。
优选的,所述可饱和吸收体的束腰半径小于激光晶体的束腰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激光泵浦源;2、凸透镜;3、第一腔镜;4、激光晶体;5、第二腔镜;6、可饱和吸收体;7、第三腔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中虚线为激光线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明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明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4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下植物三维建模摄影的轨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