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7649.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仙沛;马云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云雪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库 溢洪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包括溢洪主体道,溢洪主体道背面的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挡水坝体,挡水坝体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泄洪口,溢洪主体道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引导板,溢洪主体道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斜板,引导斜板的正面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引导斜板的左右两侧均与侧引导板固定连接,引导斜板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挡水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溢洪底板,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达到了实现溢洪道对水流的降速能力,降低溢洪水流对下流土地的损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
背景技术
泄洪道的修建要求绕开居民地、重要设施建筑等后再汇入河流的下游,也是大坝防洪防汛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水库的溢洪道不具备缓冲能力,急速流动的水流对下流的泥土造成冲刷流失,对下流的水土资源造成损坏,产生时间的工作后地貌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解决了目前水库的溢洪道不具备缓冲能力,急速流动的水流对下流的泥土造成冲刷流失,对下流的水土资源造成损坏,产生时间的工作后地貌造成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包括溢洪主体道,所述溢洪主体道背面的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挡水坝体,所述挡水坝体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泄洪口,所述溢洪主体道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引导板,所述溢洪主体道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斜板,所述引导斜板的正面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斜板的左右两侧均与侧引导板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斜板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溢洪底板。水流从泄洪口流出,水流经过挡水坝体和引导斜板,最后从溢洪底板流出。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与溢洪底板靠近背面的顶部垂直固定,所述挡水板和溢洪底板的外侧均与侧引导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导斜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阻碍引流块,所述阻碍引流块的两侧均向下倾斜,并且阻碍引流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成弧形。在引导斜板的顶顶部设置阻碍引流块,可将水流向两侧引导,避免水流向的太过集中。
优选的,所述侧引导板的内侧且位于挡水板的正面位置转动连接有缓冲内板,所述缓冲内板外侧的中间位置通过挤压弹簧与侧引导板固定连接。侧引导板内测的两侧转动设置缓冲内板,并且通过挤压弹簧与侧引导板连接,水流冲刷缓冲内板表面时,挤压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水流速度。
优选的,所述溢洪底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冲刷底槽。最后的流出的水流向下冲刷冲刷底槽,冲刷底槽可卸除水流大量冲击力,避免水流直接对泥土的冲刷。
优选的,所述挡水坝体内部的上方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泄洪闸门,所述挡水坝体背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螺纹杆,所述传动螺纹杆的外部套设且螺纹连接有传动螺纹块,传动螺纹块的一侧与泄洪闸门靠近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螺纹杆的顶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手摇杆。旋转手摇杆,传动螺纹杆与传动螺纹块螺纹传动,从而带动泄洪闸门抬升,实现水库的溢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库用溢洪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云雪,未经马云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7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