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8091.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耿程程;廖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慧明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清理污渍过程繁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反应室相连,所述反应室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反应室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导管相连,所述导管分别与第一水管以及连接管相连,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与喷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与过滤室相连,所述过滤室竖直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二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水管与消毒室相连,所述消毒室与出水管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带来的水体污染不可避免的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进行污水净化时对于过滤得到的杂质清理较为不便,清理过程繁杂,更换过滤部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反应室相连,所述反应室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反应室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导管相连,所述导管分别与第一水管以及连接管相连,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水管与喷管相连,所述喷管上环形分布有出水孔,所述连接管与过滤室相连,所述过滤室竖直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消毒室相连,所述消毒室与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与滑槽滑动安装,所述过滤室的侧面设置有密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室的顶部设置有臭氧室,所述臭氧室通过导气管与排气盘相连,所述排气盘上均匀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消毒室与循环气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管的内径小于第一水管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室上设置加药口,通过加药口对反应室内进行添加絮凝剂,以便絮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渍进行反应生成絮状沉淀;通过第一水泵、第一水管、喷管实现循环流动的效果,从而提升絮凝剂的沉淀效果;通过连接管将含有絮状沉淀的污水导入至过滤室中,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对污水以及絮状沉淀物进行分离过滤;通过滑槽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进行滑动安装,从而便于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进行定期清理以及更换操作;通过在过滤室上设置密封板,借助密封板进一步提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的更换清理便捷度;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消毒室,借助臭氧以及循环气泵对水体进行循环消毒,从而提升污水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排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慧明,未经廖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8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猪使用的降温装置
- 下一篇:石墨烯发热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