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减小系统阻力的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8216.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志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31 | 分类号: | F25B41/31;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鸿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47 | 代理人: | 张永霞;陈栋梁 |
地址: | 05535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小 系统 阻力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小系统阻力的转换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四通阀(4)和电子膨胀阀组件(10);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10)由制冷电子膨胀阀(E)、制热电子膨胀阀(C)、单向阀(B)、第二三通管(D)和第一三通管(A)组成;所述四通阀(4)、制冷电子膨胀阀(E)和制热电子膨胀阀(C)分别与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小系统阻力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低温热泵机组在制冷的过程中,从室外换热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先经过制冷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液混合体,再进入经济器和储液器,再从储液器进入蒸发器进行换热,因制冷剂气液混合体经过经济器和储液器时会产生很大阻力损失,从而加重了压缩机的功耗,使制冷能效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在低温热泵机组制冷模式下,通过加大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使制冷剂尽量为液体状态。以便于流过经济器和储液器时阻力损失尽量减小,从而减小压缩机的功耗提高能效,但此方案有如下缺陷:当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过大的情况下,电子膨胀阀前后制冷剂温差较小,节流效果不佳,机组的制冷量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小系统阻力的转换装置,采用机组在制冷模式下,控制单元根据四通阀的闭合信号来判定控制制冷电子膨胀阀E开启和制热电子膨胀阀C关闭,来实现系统冷凝后的的制冷剂液体先经过储液器和经济器,后经过制冷电子膨胀阀E节流,避免因制冷剂液体先经过制冷电子膨胀阀E节流变成气液混合体,再经过经济器和储液器而导致系统产生很大阻力损失从而加重了压缩机的功耗使制冷能效降低的问题,以达到提高低温热泵机组制冷能效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单元、四通阀和电子膨胀阀组件;所述电子膨胀阀组件由制冷电子膨胀阀E、制热电子膨胀阀C、单向阀B、第二三通管D和第一三通管A组成;所述四通阀、制冷电子膨胀阀E和制热电子膨胀阀C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四通阀用于切换制冷制热模式。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制冷电子膨胀阀E和制热电子膨胀阀C用于节流。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阀用于制冷剂单向导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四通阀的开启和闭合;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启和闭合以及开度调节,以及接收所有传感单元反馈信号并发送控制命令的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机组制冷时制冷剂液体先经过储液器和经济器,再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制冷剂液体较制冷剂气液混合体经过储液器和经济器,有效地减小了系统阻力损失,可减小压缩机的功耗从而提高机组制冷能效;2、由于制冷时制冷剂液体先经过储液器和经济器,再进入制冷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制冷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以适当调小从而增加制冷电子膨胀阀前后的温差以增强节流效果,提高机组制冷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减小系统阻力的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单元;2、气液分离器;3、压缩机;4、四通阀;5、水侧换热器;6、经济器;7、辅助电子膨胀阀;8、储液器;9、单向阀;10、电子膨胀阀组件;11、室外换热器;A、第一三通管;B、单向阀;C、制热电子膨胀阀;D、第二三通管;E、制冷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志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志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8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