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墨盒和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1140.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敬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打印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和打印机,涉及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打印机判断墨盒中是否还有墨水的正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墨盒包括壳体、第一棱镜面以及第二棱镜面,壳体、第一棱镜面以及第二棱镜面共同限定出存储墨水的腔室,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相交形成的棱的延长线与腔室内的液面相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用于打印机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背景技术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的部件。
墨盒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出存储墨水的腔室,壳体包括实心三角棱镜,实心三角棱镜的棱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实心三角棱镜向腔室内凸出,实心三角棱镜的两个侧面形成腔室的部分腔壁。墨盒还包括均位于腔室外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位于实心三角棱镜的正上方,且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相交处形成的交线与实心三角棱镜的两个侧面形成的棱平行设置,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分别与实心三角棱镜的上述两个侧面平行设置。当墨盒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上后,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位于喷墨打印机的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一接收模块之间。在腔室内存储有墨水时,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光首先在第一反射板发生反射,继而照射在实心三角棱镜上,光由实心三角棱镜射向墨水时,主要发生折射,也即几乎没有光照在第二反射板上,进而利用第二反射板反射光,使得光照在第一接收模块上,引起第一接收模块发出信号。在腔室内的墨水用完后,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光首先在第一反射板发生反射,继而照射在实心三角棱镜上,实心三角棱镜为光密介质,腔室内为空气,空气为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实心三角棱镜中的光不会折射进入到腔室内的空气中,而是发生反射后,照在第二反射板上,继而在第二反射板发生反射,使得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足够的光线,并发出信号。如此,即可根据第一接收模块是否发出信号,判断墨盒中是否有墨水。
然而,当墨水使用完后,存在第一接收模块无法接收到光的情况,导致打印机做出墨盒中还有墨水的错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和打印机,用于提高打印机判断墨盒中是否还有墨水的正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墨盒,其包括:壳体、第一棱镜面以及第二棱镜面,壳体、第一棱镜面以及第二棱镜面共同限定出存储墨水的腔室,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相交形成的棱的延长线与腔室内的液面相交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壳体、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共同限定出的腔室,能够存储用于打印的墨水;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后,打印机上的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光,先后在第一棱镜面的外表面、第一棱镜面的内表面、第二棱镜面的内表面以及第二棱镜面的外表面发生四次折射,当腔室内有墨水时,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的外侧为空气,而内侧为墨水,经四次折射后出射光位置较入射光位置偏置较大,第一接收模块无法接收到光线,进而无法发出信号,当腔室内没有墨水时,腔室内部为空气,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的内外两侧均为空气,经四次折射后出射光位置较入射光位置偏置很小,第一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到光线,并发出信号,如此,根据第一接收模块是否发出信号,实现判断墨盒中是否有墨;将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限定为:二者相交形成的棱的延长线与腔室内的液面相交设置,能够使得腔室内的墨水液位下降的过程中,墨水通过其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有效拖动位于液面上且粘附在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上的气泡随液位同步下降,进而使得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上粘黏的气泡量减少,第一棱镜面的内表面和第二棱镜面上的内表面至少部分没有粘附气泡,进而使得光通过没有粘附气泡的第一棱镜面的部分和没有粘黏气泡的第二棱镜面的部分,第一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到光线的概率得到提升,打印机判断墨盒中是否还有墨水的正确率得到提升。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棱镜面和第二棱镜面相交形成的棱的延长线与腔室内的液面的夹角在40°至14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1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盆栽实验研究装置
- 下一篇:倒料小车卸料换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