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升机救助教学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1514.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1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凯;潘涛;孙胜华;杨馥模;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G09B9/46;G09B9/12;G09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救助 教学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升机救助教学仪器。包括固定架和通过多个吊杆转动连接在其上的模拟直升机机舱,机舱包括机舱本体、支撑机构、回转机构和卷扬机构,支撑机构周向设有与各吊杆相连的连接点,其上方设置所述回转机构,其下方连接所述机舱本体,卷扬机构设置于机舱本体内部,其末端设有能够伸出于机舱本体的吊具,通过改变模拟直升机机舱相对于固定架的空间位置,模拟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的运动过程,通过运转回转机构,模拟直升机水平面内的转向运动,通过运转卷扬机构,模拟直升机的救援绞车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直升机运动和各种救援模式,节省培训费用,降低学员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救助教学仪器。
背景技术
航空应急救援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是直升机救助,直升机救助需要直升机驾驶员、绞车手和救生员的协同配合。救援过程中,驾驶员控制直升机,绞车手操作救援绞车,救生员出舱救人三个环节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的遇险情况,利用直升机外吊挂救援绞车吊放不同的救助装备,对人员实施救助。培训直升机救助机组人员,需要进行前期的理论课程学习,在直升机救助模拟器上进行绞车手和救生员的科目训练,最后再到真正直升机上进行一定时间训练和考核后方可成为专业的救助人员。
在前期理论课程培训及教学过程中,由于直升机构造复杂,救助训练过程灵活多变、救援模式多样,授课过程中,通过课件的讲解,难以使学生理解直升机救助的过程,若直接在实验室通过救助训练模拟器向学生演示,则消耗成本高,人员安全性不能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直升机救助教学仪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直升机救助教学仪器,包括固定架和通过多个吊杆转动连接在其上的模拟直升机机舱,所述模拟直升机机舱包括机舱本体、支撑机构、回转机构和卷扬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周向设有与各吊杆相连的连接点,其上方设置所述回转机构,其下方连接所述机舱本体,所述卷扬机构设置于机舱本体内部,其末端设有能够伸出于机舱本体的吊具,通过改变模拟直升机机舱相对于固定架的空间位置,模拟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的运动过程,通过运转回转机构,模拟直升机水平面内的转向运动,通过运转卷扬机构,模拟直升机的救援绞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下部平台、上部平台和将其相连的若干光杆,各光杆规格相同,使得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互相平行,相邻组光杆连线所成的图形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每组光杆包括两根光杆,其上设有滑动连接在其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斜杆之间通过球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点也为球铰链,每个滑块在所述下部平台对应位置设有为其驱动的平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平台和下部平台之间设有同步带,所述平动电机与同步带相连,所述滑块安装在同步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方的锥齿轮副,所述锥齿轮副包括连接在回转电机上的第一锥齿轮和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旋转轴与机舱本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构包括起升电机和与其输出端齿轮啮合的卷扬机本体,所述吊具具体为卷扬机本体上缠绕的线和所述线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1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高集成红外接近及环境光亮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集成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