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机喷料装置用的颗粒料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654.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玉环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321;B29C64/314;B29C64/30;B29B13/02;B29B13/10;B29C64/295;B33Y30/00;B33Y4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装置 颗粒 进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3D打印机喷料装置用的颗粒料进料机构,所述匀料箱内侧边端斜向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连接筛板,所述连接筛板内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匀料筛网,所述上料管外侧位于匀料箱底部位置处套接有预热筒,所述加热腔室内侧底部等距安装有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匀料箱、进料斗、限位滑槽、连接筛板、匀料筛网和拉手能够在颗粒状物料进入料筒之前来对物料进行筛分处理,以此来滤出物料中掺杂的大体积颗粒,进而使得物料在进入料筒后能够保持粒度大小均匀,进而提高后续物料的加热效果,防止物料粒度不均,造成加热效果降低的现象,同时保证了后续产品成型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3D打印机喷料装置用的颗粒料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并在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塑料材料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成品,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通常3D打印机的喷料机构需要用到进料机构来进行上料,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3D打印喷料机构,申请号为:201510182773.0,该专利采用挤出螺杆送料,料筒内压力由挤出螺杆转速控制,以实现喷嘴高速喷料,同时在打印过程中,遇到间断打印,螺杆在停止旋转的瞬间,料筒中部产生一个负压区间,喷头喷嘴处的物料不会往外溢,不产生拉丝、滴料现象;
现有技术中喷料装置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为颗粒状的物料,因此导致对比文件便无法适用,其次,在对物料进行上料时,由于缺少对物料进行预热的功能,进而使得物料在进入料筒之后才能够进行加热,不仅延长了物料加热的时间,同时容易导致物料出现加热不彻底的现象,且现有的基于颗粒状的物料上料装置由于缺少对物料进行筛分的功能,导致由于颗粒状物料的体积不规则,使得物料在进入料筒后,小体积的物料会出现过度加热的现象,而大体积的物料便会出现加热不彻底的现象,以此降低了物料后续喷出的质量,进一步对3D打印的成品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3D打印机喷料装置用的颗粒料进料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喷料装置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为颗粒状的物料,因此导致对比文件便无法适用,其次,在对物料进行上料时,由于缺少对物料进行预热的功能,进而使得物料在进入料筒之后才能够进行加热,不仅延长了物料加热的时间,同时容易导致物料出现加热不彻底的现象,且现有的基于颗粒状的物料上料装置由于缺少对物料进行筛分的功能,导致由于颗粒状物料的体积不规则,使得物料在进入料筒后,小体积的物料会出现过度加热的现象,而大体积的物料便会出现加热不彻底的现象,以此降低了物料后续喷出的质量,进一步对3D打印的成品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D打印机喷料装置用的颗粒料进料机构,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一端外侧套接有喷嘴,所述料筒外侧边部套接安装有加热筒,所述料筒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位于料筒内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输料绞龙,所述料筒一侧顶部位置处贯穿连接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顶端固定安装有匀料箱,所述匀料箱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匀料箱内侧边端斜向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连接筛板,所述连接筛板内侧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匀料筛网;
所述上料管外侧位于匀料箱底部位置处套接有预热筒,所述预热筒顶部契合连接有顶盖,所述预热筒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侧底部等距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环座。
优选的,所述匀料箱内侧底部与上料管的连接处开设有导料槽,所述匀料箱顶端边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连接筛板边端位于限位滑槽内侧位置处固定粘接有密封胶套,且连接筛板一侧边端固定安装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顶盖内部开设有泄压孔,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玉环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玉环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