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柱大板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838.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张亮;李凯;陈晨;樊庆玲;张清峰;闫向阳;裴浩威;唐亚可;郑月松;魏荣生;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柱大板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柱大板基础,包括水平板和立柱,所述水平板由多个模块一拼接而成,所述多个模块一上设置相互对应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二内设置张紧件一,所述张紧件一两端设置锚固件,所述模块一上设置地脚螺栓,所述立柱通过地脚螺栓垂直设置在水平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直柱大板安装工序复杂、安装时间长、地脚螺栓定位不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基础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柱大板基础。
背景技术
传统直柱大板基础的装配需要施工单位进行钢筋绑扎、现场浇注和振捣等一系列工序,工艺复杂,所需安装工期较长;地脚螺栓人工定位,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的现象,造成安装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柱大板基础,解决了传统直柱大板安装工艺复杂、安装时间长、地脚螺栓定位不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柱大板基础,包括水平板和立柱,所述水平板由多个模块一拼接而成,所述多个模块一上设置相互对应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二内设置张紧件一,所述张紧件一两端设置锚固件,所述模块一上设置地脚螺栓,所述立柱通过地脚螺栓垂直设置在水平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由多个模块二拼接而成,所述多个模块二设置相互对应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内设置张紧件二,所述张紧件二一端连接地脚螺栓,另一端设置锚固件。
进一步的,相邻的模块一之间、相邻的模块二之间、相邻的模块一和模块二之间均卯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灌注胶凝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上设置与通孔二相连通的注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注浆孔和排气孔与通孔二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平板可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送到工地,无需现场浇注凝固,安装简单,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地脚螺栓设置在模块一上,立柱通过地脚螺栓设置在水平板上,地脚螺栓事先进行准确定位,减少地脚螺栓的安装工作量和安装误差;多个模块一拼接完成后通过张紧件一张紧固定,水平板整体性好,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2、立柱由多个模块二拼接而成,整个直柱大板基础均可以在工厂进行模块化制造,进一步缩短工期;张紧件二将多个模块二固定在水平板上,立柱和水平板形成一个整体,使用稳定性好。
3、相邻的模块一之间、相邻的模块二之间、相邻的模块一和模块二之间均卯榫连接,拼接时不容易产生错误,保证通孔一之间、通孔二之间相互对应,减小安装难度。
4、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灌注胶凝材料,将通孔一和通孔二填满,增加整个直柱大板基础的牢固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5、注浆孔和排气孔的设置能够防止胶凝材料灌注时产生孔隙,保证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沿A-A方向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平板,2-立柱,3-模块一,4-通孔一,5-张紧件一,6-地脚螺栓,7-模块二,8-通孔二,9-张紧件二,10-注浆孔,11-排气孔,12-机械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风机塔筒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监控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