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及其多光谱调节与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4520.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轩士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李璐;郭华俊 |
地址: | 511363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测试 光源 装置 及其 调节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单元、L型光筒、微型光谱仪、光学模组,所述L型光筒的一端与控制单元之间安装有发光板,L型光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光学模组;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发光板发出可见光光源全光谱或任一光源光谱至所述L型光筒中,所述L型光筒作为光发散的通道,通过光学模组将光发散出去,由位于光学模组的发光面侧边位置的微型光谱仪实时监控光谱。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的多光谱调节与监控装置,包括首尾相连的主控制器、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光谱标定自动调光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谱通道拟合多光源光谱,调出客户设定测试要求的光源,光的均匀性好,自动化程度及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及其多光谱调节与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光源一般分为两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前者主要指太阳光,后者主要指根据太阳光的光谱制造出来的光源。已知太阳光光谱波长大约从300nm的紫外光到2600nm的红外光,其中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同时,可见光光谱也俗称为全光谱。
在现代工业上,各行各业都需要对产品进行辨认颜色,颜色的标准以自然光为标准,但是受时间、气候、季节、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光的光色并不稳定,因此现代工业上一般倾向于用人造光源来实现精确对色。
为了定义用于评价颜色外观的人造光源,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先后规定了一系列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31年CIE规定了A、B、C三种标准照明体,并推荐了相应标准光源;1967年为了弥补标准照明体B、C在紫外区的不足,规定了D系列标准照明体,包括D50、D65、D75等,跨度为自然光中的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区域;1970年以后,随着荧光灯的日益普及和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CIE又规定了F系列荧光光源,其中F1-F6为普通荧光灯、F7-F9为高显色性荧光灯、F10-F12为三基色荧光灯。CIE标准照明体的出现使工业上的精确对色成为可能,所谓对色光源就是指符合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CIE标准照明体光谱组成的人造光源。
现在,人造光源的发展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往全光谱光源发展;另一种是使用某一段光谱独立制作成单光源,包括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氙灯,D65、TL84、U3000、CWF、A灯、紫外灯、日光灯等。这造成市面上的光源产品比较单一,其中全光谱光源产品只实现了全光谱的显色特性,单光源产品也只实现其光谱的显色特性。同时,这些光源产品都具有其对应光源的显色特性,包括色温,显色指数,光谱特性。
而在行业中,很多产品的对色需求不可能只使用一种光源,比如同一个产品,它需要在D65,TL84,UV,F,CWF等不同的光源环境下进行对色。这是客户对多光源对色的要求,考虑到光源其光强度不同,其显色效果也不同,这就给调色增加了难度。
为此有些厂商推出了所谓的多光源对色灯箱,但实际就是把各种光源D65、TL84、U3000、CWF、A灯、紫外灯、日光灯选择几种,安装在一个灯箱中。看起来统一,实际还是各自分开。目前市场上光源产品因其单一性,全光谱光源产品不可能调成单光源,单光源产品不可能转换成其它光源产品,因为这些光源的光谱都是独立的。因而使得这些集成的对色灯箱,具有多个缺点:一是光源的寿命短;二是功耗大;三是有热聚效应,光源的均匀性不好;四是启动稳定时间长;五是集成越多光源,灯箱成本越高;六是有应用局限,只限于灯箱内的光源使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光谱调节及监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及其多光谱调节与监控装置,能够通过光谱通道拟合多光源光谱,调出客户设定测试要求的光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光谱测试光源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单元、L型光筒、微型光谱仪、光学模组,所述L型光筒的一端与控制单元之间安装有发光板,L型光筒的另一端安装有光学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轩士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轩士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4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牢固的分体式螺旋定子微电机
- 下一篇:管件异常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