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翻式可折叠手机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4959.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4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赖耀升;江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6;B32B27/40;B32B17/10;B32B7/12;B32B33/00;H04M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俞培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可折叠 手机 超薄 玻璃 保护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折叠显示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翻式可折叠手机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包括:盖板层,所述盖板层包括超薄玻璃,所述超薄玻璃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印刷有防爆油墨层;所述盖板层上设有自愈合膜。含氢键的聚氨酯自愈合材料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自愈合能力,针对手机屏幕表面的受损和刮花可以自愈合,本方案既可以有良好的弯折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护手机屏幕的效果,特别适合外翻的可折叠手机屏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折叠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外翻式可折叠手机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
背景技术
从2019年开年以来,包括三星、京东方等公司相继发表了可用于折叠屏手机的AMOLED柔性屏幕,三星、华为、柔宇等公司也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折叠屏手机试作产品,三星是显示屏内折机,华为和柔宇是显示屏外翻机,中国联通甚至在官微中表示“折叠屏手机不远了!”
三星电子于2019年8月份起正式启动Galaxy Fold第一款可折叠AMOLED面板智能手机(内折机)的量产,市场反应热烈。10月份的生产目标进一步提升到10.2万台,满产稼动。由于当时可折叠玻璃(UTG)盖板还未量产,所以只能采用透明聚酰亚氨薄膜(CPI)作为保护盖板,但是CPI太软,防刮划及抗冲击能力差,不容易对柔性OLED面板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导致三星Galaxy Fold折叠手机的种种故障事故。
2020年初,三星推出第二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内折机),首次采用UTG作为保护盖板,屏幕更光滑,也更加耐用,多次反复折叠依旧使用如初。预计2020年将再推出两款可折叠智能手机,依旧采用UTG作为保护盖板,并强化整体的折叠手机屏结构,支持SPen触摸笔功能。三星电子的供应端从2019年已经开始UTG的量产。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将在2020年开始扩大折叠屏手机的产量,销售目标提高到600万部。预计到2021年,三星的可折叠手机将形成超过1000万台的市场。UTG保护盖板将成为可折叠手机屏最重要的零部件。投资银行J.P.Morgan甚至预测2022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可能增长到7000万部。
折叠屏手机除了柔性OLED显示面板必须可折叠外,柔性OLED显示面板外层的保护盖板也必须是可折叠的,而且也必须要有保护盖板该有的其他功能。特别是外翻可折叠手机,因其屏幕一直处于外表面,不管是握持还是放置状态,其屏幕受损、刮花的概率会远远高于内折的可折叠手机,所以普通的抗指纹防污膜难以长期保护外翻可折叠手机屏幕。目前还没有外翻机正式量产的例子。
《聚氨酯工业》2018年第33卷第1期第1-4页,周成飞在《聚氨酯自愈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中表示:Zhang等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段、聚醚为软段合成了一种新的聚氨酯,并研究了硬段含量对聚氨酯自愈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面,室温下聚氨酯的自愈合能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达到50%时就丧失,并将这种聚氨酯的自愈合能力归因与可逆的氢键和软段在室温下的流动性。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应用于外翻的可折叠手机,并有效地长期保护屏幕不被刮花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翻式可折叠手机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翻式可折叠手机的超薄玻璃保护盖板,包括:
盖板层,所述盖板层包括超薄玻璃,所述超薄玻璃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印刷有防爆油墨层;
所述盖板层上设有自愈合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愈合膜和盖板层之间自上至下还依次设有PET层和光学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愈合膜为含氢键的聚氨酯自愈合材料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层的下表面还印刷有油墨边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4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