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凹模吹气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6961.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蒲建均;陈永锋;周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御马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08B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纪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吹气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凹模吹气改良结构,包括进气孔,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开设在凹固板侧壁,所述进气孔与通气孔连通,所述通气孔通过底面盲孔通至凹垫板内部的气槽,所述盲孔开设在凹模的形腔背面侧壁,所述凹模内部设有凹模垫块,组成段式结构,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凹模垫块的侧壁;本方案的进气孔改成从下方侧壁进气,有效的减少了油污,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避免了进气孔堵塞的风险,进气孔开设在凹固板侧壁,加工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凹模吹气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速冲压模具生产过程中,细小的圆孔或异形孔由于废料小和冲压油等因素往往废料很容易堆积从而造成凹模堵裂,所以一般辅以凹模吹气或者增加吸尘器等手段,出于经济性考虑一般采用吹气形的居多;传统凹模吹气一般采用凹模侧壁吹气,如图1所示和在凹垫板上做吹气如图2所示;
图1结构吹气效果好,但由于进气孔处于冲压工作面,容易受到油污,杂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进气不良从而影响吹气效果,图2由于吹气孔到上方废料过远,从而影响了吹气效果,且进气孔由于模座过厚难以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凹模吹气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凹模吹气改良结构,包括:
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开设在凹固板侧壁,所述进气孔与通气孔连通,所述通气孔通过底面盲孔通至凹垫板内部的气槽,所述盲孔开设在凹模的形腔背面侧壁,所述凹模内部设有凹模垫块,组成段式结构,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凹模垫块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改成从下方侧壁进气,有效的减少了油污,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避免了进气孔堵塞的风险,进气孔开设在凹固板侧壁,加工简单快捷。
优选的,所述气槽包括主气槽和分气槽,所述主气槽位于所述凹垫板的内部中部,所述分气槽位于所述主气槽的外侧,所述主气槽通过所述分气槽与所述盲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气槽得作用,有利于全面均匀的吹起废料。
优选的,所述凹模的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模的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01,有利于废料等杂质脱离凹模。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所述通气孔、所述盲孔的孔径在五至六十五毫米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气孔、通气孔、盲孔的孔径大小进行限定。
优选的,所述凹垫板为高碳高铬工具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凹垫板的材质进行限定,但不局限于高碳高铬工具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进气孔改成从下方侧壁进气,有效的减少了油污,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避免了进气孔堵塞的风险,进气孔开设在凹固板侧壁,加工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主视切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主视切面图;
图1和图2中:1、进气孔;2、通气孔;4、气槽;5、凹模;6、凹垫板;7、下模座。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切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切面图。
图3和图4中:1、进气孔;2、凹固板;3、凹模;31、盲孔;32、凹模垫块;321、通气孔;4、凹垫板;41、气槽;411、主气槽;412、分气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御马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御马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6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螺丝冷镦机
- 下一篇:一种贴装防呆的L形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