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7404.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凯;陈仙娥;姜亚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昆山市供电分公司;爱嘉斯德(昆山)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不平衡 综合治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防护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横向排布安装有套环。该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可将装置整体通过数据接口和连接端子接入到电路系统中,通过电流互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电路的电流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当发现电路系统中电流出现异常不平衡情况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内部,通过控制器进行分析检测并控制电机进行带动转杆转动,使动触头能够进行转动与静触头实时接触阻挡,从而实现电路的实时导通,对不平衡处进行实时电流补充,代替了在首端安装集中调整装置,避免了只能改变设备并入点上方的不平衡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低压配电网普遍存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对台区负荷不平衡度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用人工进行负荷调整或在配变端口加装集中补偿设备,人工调整前须对整个低压台区停电,然后对低压线路负荷较大的分支线进行调整,每调整一个T接点,从办工开始到工作结束,需要很长时间,既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又造成了供电企业的电费收入损失。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在首端安装集中调整装置,但是只能改变设备并入点上方的不平衡度,不能实现末端线路的不平衡治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配网不平衡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在首端安装集中调整装置,但是只能改变设备并入点上方的不平衡度,不能实现末端线路的不平衡治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配网不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防护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横向排布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通过导电柱固定安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对应的壳体内壁皆通过导电柱固定安装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之间的壳体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流互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插接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检修防护组件包括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壳体一侧表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两侧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锁扣,所述锁扣对应的壳体表面固定安装有锁座,且密封板表面嵌入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插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底部两侧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表面皆开设有插接孔,且插接孔的内侧皆活动安装有插接栓。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底板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与转杆的一端连接,且静触头对应的壳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嵌入安装有数据接口,且数据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流互感器和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可将装置整体通过数据接口和连接端子接入到电路系统中,通过电流互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电路的电流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当发现电路系统中电流出现异常不平衡情况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内部,通过控制器进行分析检测并控制电机进行带动转杆转动,使动触头能够进行转动与静触头实时接触阻挡,从而实现电路的实时导通,对不平衡处进行实时电流补充,代替了在首端安装集中调整装置,避免了只能改变设备并入点上方的不平衡度,不能实现末端线路的不平衡治理的问题。
该柱上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装置,可对内部器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当器件发生故障时可方便实时打开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整体安全性,增加了装置整体的自身防护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昆山市供电分公司;爱嘉斯德(昆山)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昆山市供电分公司;爱嘉斯德(昆山)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7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线转能功能的电磁波屏蔽膜
- 下一篇: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监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