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8564.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伊帕丽亚·阿布都维力;郝玉锋;李战强;谷兆博;牟仲红;孙新月;王琪琪;马玉新;李冠达;黄海江;申懿;李冬;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2 | 分类号: | E0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胡万臣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新型 防水 墙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过氧乙酸涂层,所述过氧乙酸涂层上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所述保温隔热层内设有由若干横向网格线和纵向网格线构成的增强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墙面,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属于防水墙面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墙面的要求除了平整结实以外,越来越重视墙面涂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名称为“防水建筑内墙结构”申请号为“CN20152082986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建筑内墙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墙容易沁入水珠儿发生霉变和局部漆层剥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水建筑内墙结构,包括有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涂设有过氧乙酸涂层、高分子粘结剂层、找平层以及高分子复合漆膜层。然而,该结构强度较低,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过氧乙酸涂层,过氧乙酸涂层直接涂布于基层之上,起到对基层表面进行杀菌消毒的作用,防止内墙的基层上自带的霉菌存留于墙体内,过氧乙酸涂层的涂层厚度控制在1mm,以防止过多的过氧乙酸沿基层流下,所述过氧乙酸涂层上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该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是由蛭石负载石蜡而形成,保温隔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热层内设有由若干横向网格线和纵向网格线构成的增强网结构,为可延伸、可调节密度的连接构件,所采用的材料是常见的施工用石棉线,硅胶线或橡胶线。施工时,可先刷一层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然后铺上增强网结构,再刷一层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两层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便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热层上设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上设有有机硅防水层,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是由有机液体和无机粉料复合而成的双组份防水涂料,既有有机材料弹性高的特点,又具有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的特点,通过设置聚合物水泥防水层和有机硅防水层,达到防水效果好、耐久性好,墙面不容易开裂和脱皮剥落,墙体不容易发霉腐烂,保持室内的美观的目的,同时使涂层结构具有了施工方便、绿色环保、无毒无味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层与所述有机硅防水层之间还设有高分子粘结剂层,厚度不大于1mm,在内墙上,主要是提高内墙各个涂层之间的接合强度,以防止墙体的涂层剥落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防水层上还设有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室内新型防水墙面结构,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有过氧乙酸涂层2,过氧乙酸涂层直接涂布于基层之上,起到对基层表面进行杀菌消毒的作用,防止内墙的基层上自带的霉菌存留于墙体内,过氧乙酸涂层的涂层厚度控制在1mm,以防止过多的过氧乙酸沿基层流下,所述过氧乙酸涂层2上设有保温隔热层3,所述保温隔热层3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层,该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是由蛭石负载石蜡而形成,保温隔热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8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