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常压下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9151.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万良淏;严文静;章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屹润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H05K7/2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苏哲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压下 介质 低温 等离子体 杀菌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生产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化常压下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包括框架、传送机构、等离子处理机构、电源组件和PLC自动化控制箱,框架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电源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对包装盒内部的食品直接进行杀菌,可以改“先杀菌、后包装”的工序为“先包装、后杀菌”,有效的避免了食品包装后的二次污染,提高了食品杀菌的质量,以及能够保障食品的口感和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PLC自动化控制箱的散热效率,避免PLC自动化控制箱因高温而损坏,提高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化常压下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食品杀菌技术,传统的是热杀菌(湿热、干热、微波等)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加热杀菌的过程中,高温也会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成份;另一个是工业生产中,先杀菌、后包装的工序,将难免在包装的工艺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冷杀菌方法,比如辐射、紫外线、脉冲等等,这些方式可以避免加热引起的问题,但是对包装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杀菌高温也会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成份,以及先杀菌、后包装的工序,将难免在包装的工艺中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智能化常压下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化常压下双介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生产线,包括框架、传送机构、等离子处理机构、电源组件和PLC自动化控制箱,所述框架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源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等离子处理机构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外壁与所述PLC自动化控制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架、主动辊、从动辊、网状传送带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与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通孔,且通孔的孔壁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壁与所述网状传送带的内壁活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的外壁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辊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主动链轮的外壁共同套接有链条,所述网状传送带穿过所述框架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处理机构包括上电极组件、下电极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框架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与所述上电极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组件的侧壁与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组件的上表面与网状传送带的下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均包括PVC框架、玻璃底板、电极板、玻璃介质板和高压线,所述PVC框架的内壁依次与所述玻璃底板、电极板和玻璃介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接线端均与所述高压线连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PLC自动化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箱门和散热风扇,所述箱门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与所述散热风扇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内壁开设有连接螺纹,所述导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管,且外螺纹管的孔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控制箱本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变频器、电动调压器、两个电感和两个变压器,所述变频器、电动调压器、电感和变压器的下表面均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和固定架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屹润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屹润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9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