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1492.8 | 申请日: | 202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徐良;田小庆;刘兴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港大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D7/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鼓风机、锅炉、传输管一、喷淋筒、传输管二、汽轮发电机、传输管三、换热器、喷气板、喷水板、排水阀以及入水阀,鼓风机安装在锅炉的进气端,传输管一连接在锅炉排气端,喷淋筒安装在传输管一右侧,喷淋筒上侧装配有入水阀,喷水板安装在入水阀下侧,喷气板安装在传输管一下侧,喷淋筒下侧装配有排水阀,传输管二连接在喷淋筒气体输出端,汽轮发电机气体输入端与传输管二右侧相连接,传输管三连接在汽轮发电机气体输出端,传输管三右侧安装有换热器,该设计解决了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高效利用炉膛内余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炉膛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余热一般分为 600℃ 以上的高温余热,300 ~ 600℃ 的中温余热和 300℃以下的低温余热三种; 按照来源,工业余热又可被分为: 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化学反应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以及可燃废气、废料余热。
现有技术中,由于锅炉炉膛内剩余大量热量,以往多用来加热热水用于生活中,但是实际上由于炉膛内温度较高,完全可以利用其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工作,产生更大的利用价值,现有的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现在急需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高效利用炉膛内余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鼓风机、锅炉、传输管一、喷淋筒、传输管二、汽轮发电机、传输管三、换热器、喷气板、喷水板、排水阀以及入水阀,所述鼓风机安装在锅炉的进气端,所述传输管一连接在锅炉排气端,所述喷淋筒安装在传输管一右侧,所述喷淋筒上侧装配有入水阀,所述喷水板安装在入水阀下侧,所述喷气板安装在传输管一下侧,所述喷淋筒下侧装配有排水阀,所述传输管二连接在喷淋筒气体输出端,所述汽轮发电机气体输入端与传输管二右侧相连接,所述传输管三连接在汽轮发电机气体输出端,所述传输管三右侧安装有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板位于喷气板正下方,所述喷气板下端面开设有喷气孔,所述喷水板上端面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气板长宽规格和喷气板长宽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筒下侧为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入水阀通过导管与外界水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所属类型为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侧开设有废气出口,所述换热器右侧设有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冷水入口外接冷水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锅炉使用完毕后,鼓风机通电,外界空气进入炉膛内,携带大量热量沿传输管一传导至喷淋筒,并沿喷气板喷出,此时气体温度较高,入水阀接入外界水源沿喷水板喷出,与高温气体接触瞬间蒸发并产生蒸汽压,蒸汽压并沿传输管二进入汽轮发电机内驱动汽轮发电机转动发电,随后蒸汽沿传输管三进入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外界冷水源,对冷水进行加热,并排出热水,对炉膛内热量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高效利用炉膛内余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膛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喷淋筒的剖面图;
图中:1-鼓风机、2-锅炉、3-传输管一、4-喷淋筒、5-传输管二、6-汽轮发电机、7-传输管三、8-换热器、9-喷气板、10-喷水板、11-排水阀、12-入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港大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港大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1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面垂直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转向操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