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1518.9 | 申请日: | 202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J15/02;F23B70/00;F23C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张永强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和烟囱;所述烟囱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所述烟囱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并降低排放物中的对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化工、冶炼等领域常用到的燃烧设备之一,其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用于生产所需的热量。受燃烧条件的影响,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往往还夹杂一些未燃烧完全的颗粒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浪费燃料。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炉和烟囱;所述烟囱竖直向上的固定在所述燃烧炉上并用于将所述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雾排放;所述烟囱内设有将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重新回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的二次燃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并降低排放物中的对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二次燃烧机构包括筒体、风机、螺旋板和槽体;所述筒体处于所述烟囱内的下部,并且所述筒体的下端连通所述燃烧炉,所述筒体与所述烟囱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所述燃烧炉的回流腔;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顶部内并使所述燃烧炉内的烟雾一边旋转一边向上从所述筒体内输出到所述烟囱内,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雾中夹杂的颗粒物被甩出到所述筒体的外侧后再下落到所述回流腔内;所述螺旋板处于所述回流腔内用于收集颗粒物,并且所述螺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烟囱内侧壁和所述筒体外侧壁相应的位置,其两端上下对齐;
在所述螺旋板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将收集的颗粒物向下排放的缺口,所述槽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缺口,其下端在所述回流腔内竖直向下延伸后连通所述燃烧炉,并且所述槽体罩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其与所述筒体外侧壁相应的部分形成上下两端开口且内部封闭的回流道,所述回流道将所述缺口向下排放的颗粒物输送到所述燃烧炉内再次燃烧。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使烟雾中夹杂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进行二次燃烧,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
进一步,所述燃烧炉内对应所述筒体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呈锥状且上小下大的导流筒,并且所述导流筒的上端连接所述筒体的下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避免气流进入回流道阻碍颗粒物下落,另外分散并导流颗粒物到燃烧炉内不同的位置燃烧,有利于颗粒物的完全燃烧。
进一步,所述螺旋板由两块半圆弧板组成,两块所述半圆弧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并上下连接;所述缺口设置在处于下部的所述半圆弧板上且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风机形成的气流无法向上穿过螺旋板,使得颗粒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顺利下落到螺旋板上被收集起来。
进一步,所述槽体为上下两端以及一侧开口的长条方框结构,其开口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筒体外侧壁上相应的位置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形成两端开口且内部封闭的回流道,颗粒物在回流道内下落,避免回流道外部的气流阻碍颗粒物下落。
进一步,所述风机通过壳体固定在所述筒体内的顶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筒体、筒体以及槽体装配后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未经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1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化工机械的保温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翅片管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