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观检测用三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3295.X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红;包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G01N21/13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观 检测 用三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观检测用三体机,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上料工位、拍摄工位和下料工位;上料工位上设有上料组件、定位组件、及转移组件;上料组件包括升降平台、及定位块,各个定位块由第一驱动气缸相对滑动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相对设置的定位块上转动设有转动压块,各个转动压块和升降平台之间形成定位槽,转移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固定杆、及第一吸盘;拍摄工位上设有第一机械臂、第二吸盘、第二机械臂、及摄像头组,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协同配合后,对第二吸盘上的待测工件拍摄;下料工位上设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下料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且高效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观检测用三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件检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视觉检测系统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引用。而电子领域,由于其零部件细小,设计多样性、数量巨大等原因,因此该领域往往会运用视觉检测系统来替代人工检测。而传统的视觉检测系统,在检测时,一个拍摄相机往往只进行一个角度的拍摄,当一个角度拍摄完成后,往往需要依靠机械驱动,将工件转移到下一检测工位,并且工件或者拍摄相机需要进行角度变化,从而满足检测要求。这些视觉检测系统,空间占用大,而且工件在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二次伤害的几率。
笔记本电脑是常见的电子设备,其电脑底盖的是每台笔记本电脑都需要的。传统对于笔记本电脑的外观检测时依靠人工进行检测,因为其尺寸较大,易于人工检测。但是检测效率低,检测强度大。而且也正因为电脑底盖的尺寸较大,现有的视觉检测系统都无法适用,且也正是因为电脑底盖的尺寸较大,因此在上料的过程中人工上料耗时耗力,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且实用便捷的外观检测用三体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上料工位、拍摄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工件待测工件上料的上料组件、用于待测工件定位的定位组件、及用于将上料组件上的待测工件转移至定位组件上的转移组件;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由第一驱动电机升降设置在工作平台侧边的升降平台、及相对设置在升降平台的两侧且用于卡住待测工件的定位块,各个定位块由第一驱动气缸相对滑动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相对设置的定位块上转动设有转动压块,各个转动压块和升降平台之间形成用于将待测工件定位的定位槽,各个转动压块转动后将待测工件压在定位槽内,所述转移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固定杆、及由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滑动设置在固定杆上、且用于将升降平台上的待测工件转移至定位组件上的第一吸盘;
所述拍摄工位上设有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用于将定位组件上的待测工件经拍摄工位进行拍摄、并在拍摄完成后将待测工件转移至下料工位上的第一机械臂,固定在第一机械臂上的第二吸盘、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二机械臂、及固定在第二机械臂上且用于拍摄待测工件的摄像头组,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协同配合后,对第二吸盘上的待测工件拍摄;
所述下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吸盘上的待测工件转移的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下料输送带,第二机械臂通过将第二吸盘上的待测工件放置在下料输送带后进行下料。
上述定位组件包括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机械臂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用于将待测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边板,所述第一吸盘上设有与各个定位边板对应的定位靠板,所述定位平台通过定位边板和第一吸盘上的定位靠板将待测工件进行定位靠压。
上述摄像头组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械臂的工作端;第一基板上固定设有用于待测工件拐角的拐角拍摄相机;所述拐角拍摄相机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上的工业相机和环形光源;所述工业相机与环形光源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3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