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间距的叠合槽钢分配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4892.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傅俊磊;洪华;曹素功;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G01M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间距 叠合 槽钢 分配 装置 | ||
一种可调间距的叠合槽钢分配梁装置,包括叠合槽钢组件、直接受力螺杆组件以及荷载分配组件,所述直接受力螺杆组件和荷载分配组件均包括螺杆和可拆卸高强螺母,所述直接受力螺杆组件的螺杆穿过叠合槽钢组件的中部通过可拆卸高强螺母上下锚固连接,所述荷载分配组件的螺杆穿过叠合槽钢组件的两侧通过可拆卸高强螺母上下锚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叠合槽钢的截面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分配梁的刚度;通过叠合槽钢间隔不同距离进行中间镂空、加强设置,满足了不同加载间距的模型试验,实现分配梁荷载分配间距可灵活调节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工程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间距的叠合槽钢分配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也逐渐突显。对此各科研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由于结构数值仿真技术存在结构病理模拟、残余应力场模拟、细部应力分析、收缩、徐变模型等技术难题难以解决而不能准确、全面地探索现有问题。研究工程结构实际受力响应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试验室中的模型试验。
分配梁作为将单一荷载分配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点集中荷载试验装置,在结构模型试验中被频繁使用到。每次试验由于不同构件尺寸有差别,所需要的分配加载间距也不尽相同,都需要与之配套的分配梁装置。现有分配梁装置,荷载分配间距固定,不能同时适应不同分配加载间距的模型试验,针对不同加载间距的结构试验,均需制作与之配套的分配梁装置,不符合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的;同时分配梁刚度是衡量分配梁优劣的重要参数,模型试验过程中由于分配梁刚度不足,将会给试验带来不同程度的误差,不利于我们试验研究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分配梁荷载分配间距不可调、分配梁刚度不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荷载分配间距可灵活调整、刚度有保证的分配梁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间距的叠合槽钢分配梁装置,包括叠合槽钢组件、直接受力螺杆组件以及荷载分配组件,所述直接受力螺杆组件和荷载分配组件均包括螺杆和可拆卸高强螺母,所述直接受力螺杆组件的螺杆穿过叠合槽钢组件的中部通过可拆卸高强螺母上下锚固连接,所述荷载分配组件的螺杆穿过叠合槽钢组件的两侧通过可拆卸高强螺母上下锚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叠合槽钢组件在高强螺母锚固连接的一周设置防滑界面。
优选的,所述防滑界面为直角防滑界面。
再进一步,所述的叠合槽钢组件由4片槽钢组成,分别对其中的两片槽钢利用钢板点焊连接形成2组“回”形钢构件,针对2组“回”形钢构件利用钢板进行上下焊接形成初步叠合槽钢,在初步形成的叠合槽钢上每间隔设定距离采用切割手段进行中间镂空作业,针对镂空区域外侧焊接截面局部加强钢板进行加强,最终形成所需叠合槽钢。
优选的,所述直接受力螺杆组件与单点载荷驱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适用性广,荷载分配间距可灵活调整,满足多种不同间距的分配加载;
(2)采用叠合槽钢的截面设计,满足分配梁刚度需求;
(3)受力原理清晰、合理;
(4)可满足多种间距加载,且能循环应用,成本低廉;
(5)可拆解,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防滑界面处理示意图(注:螺母连接界面均做防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4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