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4922.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杰;魏建华;车蕾;杨子桧;李欢;王珺;完颜超杰;冯薇薇;雷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血管 吻合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包括测量头和测量杆;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测量头;其中,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以测量杆的中点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均为能够探进微血管腔的圆锥体结构;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上均设置有环形标线。本实用新型的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该直径测量尺可以在血管口径测量时插入血管端部,进行直径匹配吻合测量,提高测量准确度。特别是通过测量头和测量杆组合的方式,在手术中可以通过手持测量杆,用测量头探进管内部,利用露出的标线进行读出具体的管径。由于是探进方式,因此测得的直径较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
背景技术
1972年9月,Harii等报道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外的报道逐渐增多。与皮瓣有关的基础研究和解剖学研究发展较快,这对寻找新的皮瓣供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初步统计,全身可切取的皮瓣和肌皮瓣共有50余处。临床应用较广泛,但技术要求高,仍有一定的失败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主要适用于:①因外伤或低度恶性肿瘤切除后使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神经及骨骼等裸露的创面,不适合采用皮片或邻近转移皮瓣修复者。②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或慢性溃疡切除后,创面无法用其他简易方法覆盖者;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切除瘢痕,矫正畸形后有深部组织裸露,或在瘢痕区内进行骨、关节、肌腱或神经修复手术者;④受区附近必须有完好的知名动、静脉,或其外径可供缝合的小血管。阻断此动、静脉的血循环后不影响肢体或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此外,其血管外径最好与移植皮瓣血管外径接近或一致。因此,须在术中进行血管口径测量。然而现有的血管量规为直尺状的测量头,在测量血管时,不能很好的匹配微血管的直径,得到的测量结果也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手术时血管口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该直径测量尺可以在血管口径测量时插入血管端部,进行直径匹配吻合测量,提高测量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中血管吻合测量仪,包括测量头和测量杆;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测量头;
其中,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以测量杆的中点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均为能够探进微血管腔的圆锥体结构;
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上均设置有环形标线。
优选的,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轴线均与测量杆轴线呈135°。
优选的,所述测量杆为扁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头和第二测量头的测量端的直径范围由0.5mm至5.0mm渐变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头上标线为1.5mm、2.0mm、2.5mm三个标线,第二测量头上标线为3.0、3.5、4.0mm三个标线。
优选的,所述测量尺的材料为金属钛。
优选的,所述测量头和测量杆为卡扣连接;所述卡扣连接包括设置在测量头连接部上的卡槽、设置在测量杆上的卡扣和轴向弹簧;所述测量杆端部设置有安装孔,卡扣包括扣体和径向弹簧,扣体与测量杆安装孔内壁活动连接,径向弹簧设置在扣体内,外力施压扣体弹簧被压缩;所述的轴向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底部;测量头的安装部插入所述测量杆端部的安装孔内时,卡扣与卡槽配合,径向弹簧被压缩。
优选的,所述测量头上对称设置至少一对卡槽,所述测量杆上至少设置一对卡扣。
优选的,所述卡槽椭圆槽,扣体底面为椭圆,且四周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4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画绘制设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升式软管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