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7408.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2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飞;高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开飞;高海明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轻质内 隔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包括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包括第一墙板层;所述第一墙板层的一侧或者两侧表面分别贴合第二墙板层,所述第一墙板层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公扣与母扣;本实用新型可以模块化、规模化生产,其在安装过程中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情况的污染,安装速度快,建筑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装配式轻质内隔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预制工件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工地上进行装配,实现建筑主体结构构件预制,非承重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并全装修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具有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的优点。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中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但是现在装配式建筑中内隔墙的板材重量重,但是强度却不高,尤其在制作内隔墙时拼装及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方便拼装的内隔墙,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轻质内隔墙,包括第一墙板层;所述第一墙板层的一侧或者两侧表面分别贴合第二墙板层,所述第一墙板层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墙板层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墙板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墙板层的材质为硅酸板或纤维水泥板。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公扣与母扣。
可选地,所述母扣包括第一块状本体,所述第一块状本体上挖设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公扣包括第二块状本体,所述第二块状本体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的形状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块状本体上挖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侧面,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块状本体上挖设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凸起的侧面,且第三凹槽与凸起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燕尾槽结构或者等腰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配式轻质内隔墙的长度在2650mm-2700mm之间,宽度在600-900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墙板层的厚度在30-4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模块化、规模化生产的装配式轻质内隔墙,其在安装过程中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情况的污染,安装速度快,建筑质量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扣示意图;
图4为母扣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第一墙板层1、第二墙板层2、公扣3、母扣4、第一凹槽5、凸起6、第二凹槽7、第三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开飞;高海明,未经张开飞;高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7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