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8124.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齐亮;杨衍瑞;鲍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E04H12/2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吴***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杆,包括外杆和内杆的主杆;设置在主杆上方的副杆,副杆沿轴向开设有用于搭载连接件的卡槽,副杆外壁上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的底部内置有连接块;第一法兰,上部分为第一法兰盘,下部分为设置在第一法兰盘下的圆环,还开设有贯穿第一法兰盘和圆环的第一通孔,第一法兰与连接块螺钉连接,圆环完全设置在外杆中,第一法兰盘与外杆焊接连接;钢衬贯穿第一法兰设置于副杆下部和内杆上部。本申请在副杆上设计具有连接连接件的卡槽,实现了搭载设备的功能,设置主杆、副杆、第一法兰及外罩均为铝合金材质,实现了综合杆整体协调美观的目的,在主杆中设置钢制内杆,实现了保证综合杆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综合杆一般主杆在6.5m或以上的高度,灯高一般要求8m及以上高度,适用于放置在车行道两侧的设施带(人行道)上或者机非隔离带上。而特色街区、步行街、庭院、滨江步行道上的灯杆一般在7m以下,现有的综合杆并不适用在此类场景中。而现有的特色街区、步行街、庭院、滨江步行道上的灯杆仅具有普通的照明功能,没有拓展搭载设施的能力,即使用粗放的抱箍安装部分设施,不仅对电气设备的线缆引接不便利而且影响整体的景观协调性。
其次现有的综合杆都是采用上铝下钢的结构,因材质不同导致表面涂层有较大色差,影响整体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综合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特色街区、步行街、庭院、滨江步行道上具有拓展搭载设施功能的综合杆,同时也为了解决目前综合杆上下材料不同而影响整体美观度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综合杆,包括主杆,定义综合杆竖直放置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主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径与外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内杆的高度低于外杆的高度;副杆,所述副杆设置在主杆上方,所述副杆沿轴向开设有卡槽,相邻卡槽之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底部内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轴向通孔相适配并开设有内螺纹孔;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部分为第一法兰盘,下部分为设置在第一法兰盘下表面的圆环,所述第一法兰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第一法兰盘和圆环,所述第一法兰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法兰与连接块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圆环外径与所述外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圆环的轴向长度与内外杆的高度差相一致且完全设置在外杆中;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径与外杆的外径、副杆的外切圆直径相一致,所述第一法兰盘与外杆焊接连接;钢衬,所述钢衬的外壁横截面与副杆的内壁横截面相适配,所述钢衬的一部分设置于副杆的下部和第一法兰中,所述钢衬的剩余部分设置于内杆中;所述外杆、副杆、和第一法兰均为铝合金,所述内杆为钢杆。
本申请通过在副杆上开设可搭载连接件的卡槽,实现在综合杆上拓展搭载设施的能力;通过设置主杆、副杆及连接主副杆的第一法兰均为相同的铝合金材质,解决了综合杆美观度的问题,同时在主杆中设置钢制内杆,也保证了综合杆的承载能力,铝合金材料设置在外部既然不容易生锈,相比于钢材也节省了镀锌的环节和成本。此外,在主副杆连接处还内置钢衬,钢衬一部分设置于主杆中一部分设置于副杆中,用于增强副杆的强度,防止副杆在搭载设备时因受较大风压而发生摇晃。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内杆的上部,位于内杆与设置于内杆中的钢衬之间,所述衬套的外径与内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衬套的内壁横截面与钢衬的外壁横截面相适配。
本申请中钢衬不能与内杆全部直接接触,为避免钢衬在内杆中发生晃动,影响对副杆强度的增强效果,因为在内杆中焊接与内杆内径相适配,又与钢衬相适配的衬套,可以将钢衬稳定的固定在内杆中,加强钢衬对副杆强度的增强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设计副杆开设有轴向通孔的外壁的下端部沿周向和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钢衬位于副杆中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副杆与钢衬通过第一螺钉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8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