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扭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8133.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蒲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锟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59号“嘉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自动 双端压 接机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扭线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对称的机架,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滑块一的底端与滑块二的底端设置有皮带连接,皮带通过电机一带动皮带盘连接,滑块一的顶端设置有送线剥皮装置,滑块二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弹簧连接,滑块二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左侧设置有扭线装置。有益效果:通过打开电机一,使得送线剥皮装置与扭线机构相连接,同时打开电机二,转动扭线机构,再打开电机三,使扭线机构内部卡爪开始运转,当送线剥皮装置将剥皮线束送来,卡爪便牢牢抓住剥皮的线束,通过电机二的转动将线束扭线,此过程操作只需要一个人便可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过程中的扭线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扭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机器逐渐替代了人工进行作业,现有的线束扭线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先使用电脑剥皮机剥皮,然后在转入压接机中进行扭线,现有的扭线装置采用的是半自动压接机的扭线装置,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不能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的生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扭线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扭线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端设置有互相对称的机架,所述操作台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横向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依次套设有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凹槽侧壁设置有电机一,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滑杆相垂直,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皮带盘,所述皮带盘上环绕设置有皮带,且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一的底端及所述滑块二的底端连接,所述滑块二与所述操作台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块一的顶端设置有送线剥皮装置,所述滑块二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扭线机构,且所述扭线机构位于所述送线剥皮装置与所述电机二之间,其中,所述扭线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二输出轴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镂空空间,所述壳体内壁且位于所述镂空空间中间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齿轮,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侧壁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块,其中一个所述滑槽一内部且位于所述齿块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三,所述齿块上穿插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平行的丝杆,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固定块上且位于所述滑槽一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二,且所述滑槽一与所述滑槽二相垂直,所述滑槽二内设置有与所述齿块相啮合的卡爪,所述卡爪内侧设置有旋转扭线刀。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卡爪在限位柱上移动,所述卡爪的两侧底部分别均设置有限位块一,且所述滑槽二的内壁两侧分别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一相配合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齿块中丝杆更好的滑动,所述齿块穿插开设有与所述丝杆平行的螺纹槽。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齿块在滑槽一内的滑动,所述齿块靠近所述滑槽一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相配合的限位块二。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齿块与齿轮转动,所述齿块靠近所述齿轮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直轮齿。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齿块与卡爪转动,所述齿块远离所述滑槽一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卡爪相配合的斜轮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锟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锟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8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信息管理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