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射频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0783.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游子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射频 识别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模组,包括玻璃纤维板、电子标签装置以及发泡材料层。玻璃纤维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电子标签装置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一表面上。电子标签装置包括天线及与天线电性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晶片。发泡材料层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二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识别模组,其具有可远距离读取以及可抗干扰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识别模组,且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射频识别的技术进步,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除了应用作为商品的防盗标签以外,无线射频识别装置优点是作为非接触式(感应式)晶片卡(IC卡)应用。由于非接触式晶片卡是借由其无线射频识别装置与外界资讯系统的读取器以无线方式来进行资料交换,所以卡片本身不会接触读取器而造成磨损,亦无卫生问题。然而,目前遇到的困难是若将无线射频识别装置整合至穿戴式装置中的时候,容易因为人体介电常数对无线射频识别装置的性能产生干扰,而导致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读取且读取稳定性不佳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模组,其具有可远距离读取以及可抗干扰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模组,其包括玻璃纤维板、电子标签装置以及发泡材料层。玻璃纤维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电子标签装置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一表面上。电子标签装置包括天线及与天线电性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晶片。发泡材料层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二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射频识别模组还包括基材层,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承载电子标签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装置位于基材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材层位于电子标签装置与玻璃纤维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装置直接接触玻璃纤维板的第一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射频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一表面上,其中电子标签装置位于第一保护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第二保护层配置于玻璃纤维板的第二表面上,其中发泡材料层位于第二保护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介于0.1毫米至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介于0.1毫米至2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保护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以及第二保护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是透过具有黏着性的胶层来黏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保护层的表面与第二保护层的表面具有以雷射或印刷的图形或文字。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玻璃纤维板的厚度范围为介于0.1毫米至1.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发泡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介于2.5毫米至1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标签装置与玻璃纤维板之间以及发泡材料层与玻璃纤维板之间是透过具有黏着性的胶层来黏接。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识别模组的设计中,是透过玻璃纤维板的设置来增加无线射频识别模组的读取距离及范围,而透过发泡材料层的设置来隔绝介质干扰。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识别模组可具有可远距离读取以及可抗干扰的优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未经永道无线射频标签(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0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箱
- 下一篇:一种农业环境信息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