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充磁退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0951.9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明;王继全;张康;全小康;张鹏杰;胡国辉;熊君;王峰;王倩;贾立颖;李志宏;李青华;李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 代理人: | 刘寿椿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充磁 退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磁退磁系统,具体涉及充磁退磁设备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充退磁腔,所述充退磁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有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线圈,所述固定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管呈环形设置,相邻两个固定管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条,所述线圈组件的内侧壁套接有两相磁性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四个固定管向远离线圈组件圆心的四周拉动,使得螺旋形状的线圈发生形变并使得相邻两个线圈组件之间的距离边长,从而使得线圈组件的直径变大,从而实现对线圈直径的调节提高了该设备适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磁退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充磁退磁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我们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另外,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我们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作。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在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化。磁化后的铁芯也变成了一个磁体,这样由于两个磁场互相叠加,从而使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为了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通常将铁芯制成蹄形。但要注意蹄形铁芯上线圈的绕向相反,一边顺时针,另一边必须逆时针。如果绕向相同,两线圈对铁芯的磁化作用将相互抵消,使铁芯不显磁性。另外,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制作,而不能用钢制作。否则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则其磁性的强弱就不能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失去电磁铁应有的优点。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线圈直径无法调节使得无法对不同直径的两相磁性柱进行充磁退磁工作,从而降低了设备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充磁退磁系统,通过将四个固定管向远离线圈组件圆心的四周拉动,使得螺旋形状的线圈发生形变并使得相邻两个线圈组件之间的距离边长,从而使得线圈组件的直径变大,从而实现对线圈直径的调节提高了该设备适用性的目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磁退磁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充退磁腔,所述充退磁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有线圈组件;
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线圈,所述固定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管呈环形设置,相邻两个固定管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的内侧壁套接有两相磁性柱,所述两相磁性柱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柱,所述牵引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柱相对应牵引绳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内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和箱体的侧壁均开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槽分别贯穿隔板的内侧壁和箱体的顶部,所述牵引绳活动连接在牵引槽的内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内壁与牵引绳远离牵引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柱为圆柱形结构,且牵引柱为绝缘材料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复位条为弹性橡胶材料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圈的直径大于箱体顶部开口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0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点可移动的触屏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二次压板绝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