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电熔管件的全自动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1050.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2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宋科明;李统一;何建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17;B29C45/14;B29L31/24;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电熔管件 全自动 生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乙烯电熔管件的全自动生产系统及方法,包括机械手、内模注塑机、绕线机、成品注塑机、下料平台;机械手置于中心,内模注塑机、绕线机、成品注塑机、下料平台依次环绕机械手进行放置形成一个闭环操作系统。内模注塑机注塑形成内模,机械手从内模注塑机中将内模取出,将其放置在绕线机内部进行缠绕电阻丝,绕线完成后得到半成品,机械手将半成品从绕线机中取出,并放置在成品注塑机内进行二次注塑,待注塑以及冷却成型完成后,即得到聚乙烯电熔管件成品,最后机械手将成品取出,放置在下料平台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生产的全自动化,具有高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良品率等优点,保证了电熔管件生产的快速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熔管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乙烯电熔管件的全自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聚乙烯电熔管件,是一种用于连接聚乙烯管道的塑料产品,属于聚乙烯管道系统的一部分。聚乙烯管道系统经常用于输送管道煤气等高压、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聚乙烯管道系统对密封性能的要求非常高。聚乙烯电熔管件作为连接件,是管道系统中较为脆弱、容易泄露的部分,因此聚乙烯电熔管件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内模会集中在一台或几台注塑机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内模会搬运到手工绕线台,由工人进行手工的绕线,由于绕线的手法、工人的操作水平、绕线台的设备状况千差万别,不仅生产速率慢,产品绕线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尤其是电阻丝的端头位置无法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导致后续二次注塑之后,产品的良率不高,产品的合格率只能达到60%~70%,存在较大的不足。为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厂家对设备作出改进,例如专利CN104708758B公开的一种电熔管自动生产设备,其电熔管件采用铜柱作为内料,将铜柱的位置整理好并进行绕线和注塑,之后取出进行脱膜。该种电熔管件生产过程繁琐,利用的设备复杂,成本高且生产效率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还是需要进行原料或中间半成品的运输和存储,同时利用铜件也提升了成本,仍然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电熔管件的全自动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生产的全自动化,具有高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良品率等优点,保证了电熔管件生产的快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乙烯电熔管件的全自动生产系统,包括机械手、内模注塑机、绕线机、成品注塑机、下料平台;所述机械手置于中心,所述内模注塑机、绕线机、成品注塑机、下料平台依次环绕所述机械手进行放置形成一个闭环操作系统。
内模注塑机、绕线机、成品注塑机、下料平台环绕机械手形成一个闭环操作系统,这样的设计中,机械手处于整个生产线的正中央,同一个机械手可以实现在内模注塑机抓取内模,绕线机上下料,成品注塑机上下料以及将成品放置在下料平台等动作,最大化的利用了机械手的产能。同时整个生产线通过合理布局,节省了占地面积,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生产车间。每两条或三条全自动生产线只需要配备一名技术员,实时检测成品的质量,同时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因此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较,节省了人力成本,具有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采用六自由度的机械手,便于多自由度进行抓取,提高灵活度。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的底部设有固定座。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四个边角处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进行放置。
进一步,所述内模注塑机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进行放置。
进一步,所述绕线机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进行放置。
进一步,所述成品注塑机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进行放置。
进一步,所述下料平台的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便于移动进行放置。
进一步,下料平台包括输送带,可将成品直接放置在输送带进行输送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1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KTV设备
- 下一篇:三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