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1147.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戎;彭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体外 引流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包括积液囊、连接接头、喇叭口接头和注射管。使用时,通过设置于积液囊前端的连接接头可以连接常见型号的引流管和导管,通过设置于积液囊后端的喇叭口接口可以与不同直径的导管进行连接,当需要取引流液时,调整积液囊的角度,使引流液储存至积液囊内,从而可以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获取近期流出的引流液,当出现组织或者凝血块堵塞管体的情况,通过挤压积液囊使积液囊内大量的气体向堵塞部产生气压冲击,从而可以有效的冲开堵塞部位,进而不需要外接注射器进行冲刷,从而减小了污染的几率,当需要注射药物时,只需要通过注射管注射即可,不需要将本方案与引流管拔开,从而进一步避免污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管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
背景技术
目前体外引流是常见的临床操作,患者完成穿刺后留置的引流管需要接引流袋进行计量。根据病情需要控制引流速度,或者引流袋直接连接于胸腹腔穿刺管,引流袋管口与穿刺管出口往往不搭配,中间需要一段引流连接管。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有时需要取患者的引流液送检或者通过引流管注射药物,当患者引流液较少时,很难从纤细的管腔内取到足够量的新鲜标本。同时临床问题复杂,容易出现组织或者凝血块堵塞管体的情况,绕线式的挤压方式很难对管内液体起到冲刷作用,只能外接注射器进行冲洗,而外接注射器冲洗必然增加污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加方便取积液,且能方便疏通管腔的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包括:
积液囊,所述积液囊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积液囊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口接头,所述积液囊上设置有一与积液囊相连通注射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管包括设置于积液囊前端的管口和盖合于管口上的乳胶管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接头和喇叭口接头与积液囊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积液囊内设置有朝向后端的止回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管设置于止回膜前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接头为内螺纹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积液囊,积液囊前端设置有连接接头,积液囊后端设置有喇叭口接头,积液囊上设置有与积液囊相连通的注射管,使用时,通过设置于积液囊前端的连接接头可以连接常见型号的引流管和导管,通过设置于积液囊后端的喇叭口接口可以实现与不同直径的导管进行连接,通过积液囊,当需要取引流液时,调整积液囊的角度,使引流液储存至积液囊内,从而可以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获取近期流出的引流液,当出现组织或者凝血块堵塞管体的情况,通过挤压积液囊使积液囊内大量的气体向堵塞部产生气压冲击,从而可以有效的冲开堵塞部位,进而不需要外接注射器进行冲刷,从而减小了污染的几率,当需要注射药物时,只需要通过注射管注射即可,不需要将本方案与引流管拔开,从而进一步避免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多功能体外引流连接管,包括:
积液囊10,所述积液囊10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积液囊10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口接头30,所述积液囊10上设置有一与积液囊10相连通注射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1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粒子挤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耳道涂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