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分离器、热交换系统和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1301.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钢;王命仁;劳同炳;李宏伟;颜利波;崔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43/0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善娜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热交换 系统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制冷制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热交换系统和热交换装置,该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筒,设置于油分离筒底部并与其连通的回油管,设置于油分离筒上并与其连通的出气管,以及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出气管的内部;单向阀的至少一端无需通过额外的管路与出气管连接,并且,单向阀与出气管之间的连接操作可以减少,减少管路的物料成本和连接操作成本,也可减少单向阀与出气管之间的焊口,提高单向阀与出气管之间连接的密闭可靠性;具有该油分离器的热交换系统和热交换装置,其具有低的管路物料成本、连接操作成本,以及高的连接密闭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分离器、热交换系统和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制热装置中,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连接有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用于从循环流体中分离出润滑油和制冷剂,使得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而制冷剂回流至冷凝器参与热交换。
为了防止循环流体的倒流而导致制冷系统故障,现有在油分离器的出气管或压缩机的排气管处增加单向阀。然而,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单向阀的两端通过铜管与出气管或排气管焊接,既增加了焊口和焊接成本,也造成了管路的浪费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在出气管处连接单向阀导致的管路物料成本高和焊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筒,设置于所述油分离筒底部并与其连通的回油管,设置于所述油分离筒上并与其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回油管的入口端的上方,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流体由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至其出口端方向通断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出气管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包括伸入所述油分离筒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油分离筒外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同轴相连且相贯通,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油分离筒内部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包括伸入所述油分离筒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油分离筒外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包括伸入所述油分离筒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油分离筒外部的第二部分,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界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和位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和所述出气管均为金属质件,所述阀体与所述出气管焊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筒包括中筒体、连接于所述中筒体上部的上封盖,以及连接于所述中筒体下部的下封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油分离筒内,并位于所述出气管的入口端和/或所述回油管的入口端。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与所述油分离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回油管的入口端的上方并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连通于所述冷凝器,所述回油管的出口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油池。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说的热交换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分离器、热交换系统和热交换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1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