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2867.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山;朱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板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连接椎板的固定侧,并且所述定位结构的表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通过嵌入固定侧表面以使所述定位结构定位于所述固定侧;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连接所述椎板的开门侧,并且夹持结构的内表面设有能够配合嵌入所述开门侧的表面的第二凸部;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临时定位时,第一凸部、第二凸部部分嵌入骨内从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临时固定系统,定位结构、夹持结构不会与固定侧、开门侧之间有相对的移动,方便医生将定位结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小了对患者的伤害;更避免了因移位、跑偏导致最终固定位置发生偏移,手术效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椎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治疗多节段的先天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退变或后纵韧带骨化所致的颈椎管狭窄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中,颈椎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维持颈椎的生理前凸并保持颈椎的活动功能。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椎板固定系统在手术应用时,需要先将椎板掀开,再依次进行固定板的临时定位和最终锁定,但在固定板临时定位的步骤中往往位置不稳,固定板很容易会发生滑动、跑偏等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后续最终固定的正常进行,医生需要重新定位、延长了手术时间,如果导致最终固定位置偏移也会降低手术效果,带来诸多问题。
另外,在固定板最终固定、椎板成形术完成后,椎板门轴侧周围的肌肉等组织会对固定板与骨表面的连接处施加剪切力进而收缩挤压掀开的椎板,此时如果椎板固定板的力学性能不足、固定不牢靠,会造成再关门等现象,而术后关门失效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椎板临时定位时位置容易偏移且最终固定后容易发生再关门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椎板固定装置。
一种椎板固定装置,包括:
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连接椎板的固定侧,并且所述定位结构的表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通过嵌入所述固定侧表面以使所述定位结构定位于所述固定侧;
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连接所述椎板的开门侧,并且所述夹持结构的内表面设有能够配合嵌入所述开门侧的表面的第二凸部;
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夹持结构。
上述椎板固定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临时定位时,通过手指的按压将第一凸部、第二凸部部分嵌入骨内,从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临时固定系统,定位结构、夹持结构不会与固定侧、开门侧之间有相对的移动,方便医生将定位结构、夹持结构与椎板准确相连,不需要重新定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小了对患者的伤害;更避免了因移位、跑偏导致最终固定位置发生偏移,手术效果稳定。
本实施例可通过骨钉或粘结等方式最终锁定,最终定位结构与椎板的固定侧牢固连接且夹持结构能够牢固夹持椎板的开门侧。随着定位结构与固定侧的牢固相连、夹持结构牢固夹持住开门侧,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会稳定嵌入椎板的骨表面内并与骨紧密贴合,最终牢牢与椎板的骨面相连接在一起,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与骨表面相连后可以增强定位结构、夹持结构与骨表面相连接的部位抵抗剪切的能力,即使门轴侧周围的肌肉等组织收缩挤压掀开的椎板,也能够保证定位结构、夹持结构与椎板骨表面的牢固连接,从而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稳固性,降低再关门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2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漏芯及装有该地漏芯的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