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电梯井内可调式定型化水平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5531.X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张卓航;魏玉双;熊政;周钰程;吴小平;石林敏;代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核心 电梯 井内可 调式 定型 水平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电梯井内可调式定型化水平防护装置,包括金属框架结构,所述金属框架结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防护层,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右端两侧顶部焊接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中穿有防坠钢丝绳,所述防坠钢丝绳两端通过膨胀螺栓和钢垫片固定连接在墙体二上表面,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左端抵在墙体二右侧,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右端抵在墙体一上,所述单元化防护钢丝网表面涂抹有荧光层,所述单元化防护钢丝网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金属框架结构顶部,所述主龙骨一与主龙骨二通过焊接组成框架,左侧和右侧所述主龙骨一外端焊接有防滑角钢;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提高防护效率,提升防护可靠性,并且装置能够拆卸,方便周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电梯井内可调式定型化水平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工期与质量的双重限制下,现阶段施工核心筒内洞口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针对洞口隐患能快速做出防护成为施工企业的一种硬性需求,虽然一般电梯井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操作架及安全防护,但搭设层数过多时易造成架体变形,增大安全风险。
公布号为CN11023038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用于围护构成电梯井道的电梯井梁,所述电梯井梁在一侧开设有门洞;在所述电梯井道中设有钢矩管主龙骨,钢矩管主龙骨由两根钢矩管材料的长矩管和两根钢矩管材料的短矩管焊接而成,两根长矩管的一端搭设在门洞地面,另一端支撑在与门洞相对的电梯井梁上,两根短矩管与两根长矩管相交将两根长矩管连接起来;在两根长矩管上表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U型卡环,在U型卡环之间铺设有钢板网;在两根长矩管底部靠近门洞位置设有防滑矩管;在两根长矩管位于门洞地面的端头设有定型化防护。该装置虽然有效的防止高处坠落,但是装置结构固定,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大小的电梯井,在光线不足情况下,无法提供有效的警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电梯井内可调式定型化水平防护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电梯井防护,而且在光线不足情况下有明显的警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电梯井内可调式定型化水平防护装置,包括金属框架结构、防护层、防坠钢丝绳、膨胀螺栓、钢垫片和固定把手,所述金属框架结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防护层,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右端两侧顶部焊接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中穿有防坠钢丝绳,所述防坠钢丝绳两端通过膨胀螺栓和钢垫片固定连接在墙体二上表面,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左端抵在墙体二右侧,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右端抵在墙体一上;
所述防护层由荧光层和单元化防护钢丝网组成,所述单元化防护钢丝网表面涂抹有荧光层,所述单元化防护钢丝网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金属框架结构顶部;
所述金属框架结构包括防滑角钢、主龙骨一和主龙骨二,所述主龙骨一与主龙骨二通过焊接组成框架,左侧和右侧所述主龙骨一外端焊接有防滑角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龙骨一由固定杆一、套杆一、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组成,所述套杆一两端开设有限位孔一,所述固定杆一头部开设有限位孔二,所述固定杆一头部与套杆一两端通过螺丝穿过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位置一一相对,孔径相等,所述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成线性等距离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杆一顶部焊接有固定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龙骨二由固定杆二、套杆二、限位孔三和限位孔四组成,所述套杆二两端开设有限位孔三,所述固定杆二头部开设有限位孔四,所述固定杆二头部与套杆二两端通过螺丝穿过限位孔三和限位孔四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限位孔三和限位孔四位置一一相对,孔径相等,所述限位孔三和限位孔四成线性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同侧两股所述防坠钢丝绳通过绳卡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5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加湿和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厨卫间竖向双层防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