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头电磁炉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9955.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仲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仲桓 |
主分类号: | H05B6/42 | 分类号: | H05B6/42;H05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头 电磁炉 散热 结构 | ||
一种多头电磁炉散热结构,其包括底盒及覆盖在其上端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盒上覆盖有隔板,隔板与底盒之间形成下风道,隔板与面板之间形成上风道,隔板上开设有通风孔,并在通风孔内安装有通风扇,通风扇将上下风道导通,所述的下风道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上风道内安装高频线圈盘,下风道与设置在底盒上的下通风口导通,上风道与面板上的上通风口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使用需要,将高频线圈盘均匀分布在上风道内,将高频线圈盘的主控电路板分离为若干块单独的电路板安放的下风道内,使得发热组件之间彼此分离,提升其散热面,从而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具体是一种多头电磁炉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炉的主要发热元器件有IGBT芯片和桥整芯片,该芯片均有严格的温升限制,在电磁炉工作状态时,必须通过强制冷却,才能保证芯片正常工作,具有足够的寿命。
目前电磁炉常用的散热系统是吹风串联式散热系统,即将IGBT芯片和桥整芯片串联排列,紧贴在铝制的散热器表面,通过吹风机从炉膛外部吸入冷空气,吹向散热器一端,依次吹过串联排列在散热器表面的发热组件,通过强制对流传热方式,将散热器和元器件的热量带走。这种方式在单灶头电磁炉上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多灶头电磁炉,一个散热器上要排列2-5个发热组件,一方面使散热器体积加大,用料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排在下风位的组件的散热条件恶化,往往过早达到热保护温度限制,迫使该原件所控制的灶头退出连续工作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多头电磁炉的散热效果,保证电磁炉器件能够在正常温度下工作,提升其使用寿命的一种多头电磁炉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头电磁炉散热结构,其包括底盒及覆盖在其上端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盒上覆盖有隔板,隔板与底盒之间形成下风道,隔板与面板之间形成上风道,隔板上开设有通风孔,并在通风孔内安装有通风扇,通风扇将上下风道导通,所述的下风道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上风道内安装高频线圈盘,下风道与设置在底盒上的下通风口导通,上风道与面板上的上通风口导通。
所述的底盒上设置有若干向上延伸的隔离柱,通风扇安装在隔离柱的顶部,通风扇的底部与底盒之间形成导风区。
所述的导风区外围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呈圆弧状沿着,延伸方向与通风扇旋转方向一致。
所述的主控电路板安装在通风扇的两侧或是四周。
所述的隔板由云主板制作而成。
所述的通风扇为轴流风扇或是涡轮风扇。
所述的底盒内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区,隔板覆盖在该安装区上,隔板与安装区之间形成下风道,下通风口设置在安装区侧壁。
所述的底盒的四角处设置有上通风口,上通风口贯穿底盒的底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根据使用需要,将高频线圈盘均匀分布在上风道内,将高频线圈盘的主控电路板分离为若干块单独的电路板安放的下风道内,使得发热组件之间彼此分离,提升其散热面,从而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3、独特的风道设置,使得本电磁炉能够从多方位同时进风及排风,有利于电磁炉向空气中散热,避免炉具局部温升过高。4、上下风道之间由隔板隔离,且只需要一台通风扇即可完成气流流动,在实现其通风散热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及其工作噪音及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面板后总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高频线圈盘及面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扇与底盒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仲桓,未经蔡仲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9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