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1880.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庄蔚敏;陈沈;施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26/06;B21D26/031;B21D43/00;B21D37/16;B21C51/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小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冲击 连接 装置 | ||
1.一种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边圈,其同轴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三通孔为螺纹孔;
激光发生器,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第一连杆,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中,并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固定连接;
激光吸收层板,其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
激光约束层板,其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且叠放在所述激光吸收层板上,与所述激光发生器间隔设置;
第一斜孔,其开设在所述压边圈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斜孔的轴线与所述压边圈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红外线测温仪,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斜孔中;
第二斜孔,其开设在所述压边圈的侧壁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斜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斜孔的轴线与所述压边圈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红外线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斜孔中;
底座,其与所述压边圈同轴设置,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具有凹模型腔;
冷却水腔,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冷却水腔环绕所述凹模型腔设置;
其中,所述激光吸收层板和所述激光约束层板能够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同时上升或下降;
当待铆接的板材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压边圈之间,并且所述激光吸收层板和所述激光约束层板上升至上止点时,所述红外线测温仪发出的射线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发出的射线相交于所述凹模型腔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四通孔,其沿所述压边圈的轴向开设,所述第四通孔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并且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多个第二连杆,其与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且依次与所述激光约束层板和所述激光吸收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为圆环形腔,并且与所述凹模型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通道,其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以及
出水通道,其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凹槽,其分别沿所述底座的轴向开设,并且围绕所述冷却水腔布置;以及
多个弹簧,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在铆接结束时推动铆接板材离开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压边圈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冲击胶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型腔的底部嵌入式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18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底脚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重金属的农产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