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3498.5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燕;郭艳;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J15/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道 肿瘤 术后 安装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胃管和第二胃管,第一胃管和第二胃管的对接端分别设有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的对接端分别设有第一硬质接头和第二硬质接头,第一硬质接头和第二硬质接头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第一硬质接头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环,第二硬质接头的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当第一密封帽与第二密封帽连接在一起时,第二硬质接头与第一密封环抵接、第二密封环嵌入环状凹槽内、第三密封环的内壁与第一密封环的外壁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好,可以有效避免两根胃管对接使用时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肠和直肠癌等。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医生会为病人使用胃管。
胃管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鼻饲管长约105cm,经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由管路、胃管夹、胃管入口接头、十字结堵帽组成。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营养。食管内留置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管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等并发症,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可往胃里滴送水份和食物的一个塑料管状简易装置,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的入口接头一般有两个,最上面的堵帽打开只能手动加压小注射器的推杆和活塞打一些水一样的流质食物,下面能用助推器和100ml大注射器打一些稠一些的肉菜沫或用机械粉碎成膏状或糊状的面条等,可增加膳食纤维,有利于排便,促进消化和营养供给,但不能一次喂食过多过快,会导致胃排空不畅发生食管返流。大颗粒物进入会堵管。最上面是胃管堵帽,饲毕应即刻堵严并夹毕。
传统的胃管在使用时,通常由于胃管不够长,从而需要在体外对接另一个胃管,来增加其长度,由于在安装对接时,密封性不高,导致两个胃管之间容易产生泄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胃管在使用时,通常由于胃管不够长,从而需要在体外对接另一个胃管来增加其长度,由于在安装对接时,密封性不高,导致两个胃管之间会产生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胃肠道肿瘤术后胃管安装用对接装置,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胃管和第二胃管,所述第一胃管和第二胃管的对接端分别设有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所述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的对接端分别设有第一硬质接头和第二硬质接头,所述第一硬质接头和第二硬质接头的外径均大于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的外径;所述第一硬质接头和第二硬质接头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一硬质连接管和第二硬质连接管分别贯穿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中部并与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硬质接头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径与第一硬质接头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密封环远离第一硬质接头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密封环同轴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硬质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二密封环适配的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密封帽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第二密封帽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帽远离第一密封帽一端的外侧设有环状挡片,所述环状挡片的外径大于第一密封帽的外径;当所述第一密封帽与第二密封帽螺纹连接在一起时,第二硬质接头的端面与第一密封环抵接、第二密封环嵌入环状凹槽内、第三密封环内壁的中部与第一密封环的外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3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装家具的厚壁包边封条
- 下一篇: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