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模块化厌氧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4346.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阳静;马志杰;王超;何洪军;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模块化 厌氧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模块化厌氧池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罐体、内围板、管一、管二、管三、管四、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罐体内部设有内围板;内围板围有第一反应区;内围板和罐体侧壁之间围有第二反应区;内围板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管一的进口通向第一反应区;管一的进口上设有阻隔装置;管二的出口通向第二反应区;管三的出口通向第二反应区;管四的出口通向第一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无需新修建构筑物作为依托,直接选择规格尺寸,安装接管即可使用,结构紧凑,方便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模块化厌氧池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池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多种厌氧或兼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其中生物选择区是从含泥的污水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细菌的一段区域。厌氧区具有水解酸化作用,污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停留时间足够时还会经过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生成CH4和CO2,降解有机物。厌氧区还具有释磷作用,便于聚磷菌在后续好氧池过量吸收磷。缺氧区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反硝化菌进行厌氧呼吸,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好氧池回流而来的硝态氮为电子受体,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同时去除有机物。
现有的厌氧池大多是利用场地地形构建的构筑物,但这种厌氧池存在建造周期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结构不紧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模块化厌氧池装置,拟解决现有厌氧池建造周期长,使用维护不方便,结构不紧凑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模块化厌氧池装置,包括罐体5、内围板6、管一1、管二2、管三3、管四4、第一搅拌装置7和第二搅拌装置8;所述罐体5内部设有内围板6;所述内围板6围有第一反应区9,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二反应区或者内围板6围有第二反应区,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一反应区9;所述内围板6上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反应区9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管一1的进口通向第一反应区9;所述管一1的进口上设有阻隔装置10;所述管二2的出口通向第二反应区;所述管三3的出口通向第二反应区;所述管四4的出口通向第一反应区9;所述第一反应区9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7;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8。由上述结构可知,罐体5顶部可以敞开或者封闭;做好的罐体5直接运输到污水处理场地,避免了在现场建造厌氧池,节约建设工期,维护便利,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结构,无需新修建构筑物作为依托,直接选择规格尺寸,安装接管即可使用。所述内围板6围有第一反应区9,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二反应区这种方式中,所述内围板6围有第一反应区9,第一反应区9为缺氧区;所述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二反应区;第二反应区作为生物选择区和厌氧区;内围板6围有第二反应区,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一反应区9这种方式中,所述内围板6围有第二反应区;第二反应区作为生物选择区和厌氧区;所述内围板6和罐体5侧壁之间围有第一反应区9,第一反应区9为缺氧区;所述内围板6上设有第一通道,例如简单的在内围板6上开有通孔,使第一反应区9和第二反应区连通;管一1可以快速将厌氧池和好氧池连通;阻隔装置10有拦截大块杂质和填料的作用,防止堵塞管道和后续处理构筑物。管二2可以快速连通污水源,向第二反应区输入污水;管三3可以快速将污泥池和厌氧池连通;管四4可以快速将好氧池和厌氧池的缺氧区连通;第一搅拌装置7和第二搅拌装置8对污泥进行搅拌使其呈悬浮状态。污水通过水泵提升,经过管二2进入第二反应区。同时从污泥池回流而来的污泥回流液,经过管三3进入第二反应区,污泥回流保证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量的平衡。第二反应区中先从含泥的污水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细菌,然后水解酸化作用,污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停留时间足够时还会经过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生成CH4和CO2,降解有机物。第二反应区还具有释磷作用,便于聚磷菌在后续好氧池过量吸收磷。第二反应区污水通过内围板6上的孔流入第一反应区9,在第一反应区9内反硝化菌进行厌氧呼吸,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通过管四4,好氧池回流而来的硝化液中的硝态氮为电子受体,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同时去除有机物。第一反应区9污水通过阻隔装置10经过管一1进入好氧池进行下一步处理。第一搅拌装置7和第二搅拌装置8对污泥进行搅拌使其呈悬浮状态,保证污泥不压实,不失去应有的活性和功能。罐体5和附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碳钢和耐候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4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体卷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煤探测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