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紫外红外双光谱复合光学火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4512.3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6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邓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光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2 | 分类号: | G08B1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苏蓓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紫外 红外 光谱 复合 光学 火灾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紫外红外双光谱复合光学火灾探测器,所述日盲型紫外光电管通过紫外信号调理电路与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连接,所述高信噪比的窄频带红外光敏管通过多级红外信号放大电路与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连接且多级红外信号放大电路同时与自校准电路和污染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通过自校准电路和污染检测电路同时与高信噪比的窄频带红外光敏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火灾探测器可以实现火灾自动探测并自动报警,替代了传统人工巡视,还可以在军用自动灭火抑爆领域替代常规紫外红外火焰探测器,提高坦克装甲车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而且工作稳定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紫外红外双光谱复合光学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火灾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且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传统的火灾防范主要靠人工巡视,效果及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有针对各种场合及各种火灾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在大量使用,火灾探测器作为整个灭火系统的信号输入源,能否准确可靠并快速地识别火灾,对灭火系统的火灾防护能力起到关键作用,目前火灾探测器种类主要有感温型火灾探测器、感烟型火灾探测器及光学火灾探测器,物质燃烧时伴随有烟雾、温度、光辐射等的释放,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光辐射,所以通过火焰的光谱辐射对火灾进行识别是所有火灾探测方式中最快速的方式,光学火灾探测器正是利用火焰的光谱特征对火灾进行识别,具有探测机理先进、探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军用自动灭火抑爆领域。
常规的红外火焰探测器和紫外火焰探测器虽已广泛使用,但红外火焰探测器只能探测含碳物质的燃烧火焰,不能探测如氢气、磷、金属锂等非含碳物质的燃烧,而常规的紫外火焰探测器因紫外光电管的自放电本地特性,存在一定的虚警率,二者皆属于单光普火灾探测,而单光普火灾探测方法有着抗干扰能力差的固有缺陷,各应用领域因红外火焰探测器或紫外火焰探测器受干扰而误报警导致灭火系统误喷瓶误动作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市面上虽已有常规紫外红外火焰探测器在应用,但都存在抗干扰能力差、虚警率高、可靠性低、性能差、功能单一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紫外红外双光谱复合光学火灾探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紫外红外双光谱复合光学火灾探测器,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与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保护电路通过DC-DC电源变换电路与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连接且电源输入保护电路通过可调高压紫外光电管供电电路与日盲型紫外光电管连接,所述日盲型紫外光电管通过紫外信号调理电路与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连接,所述高信噪比的窄频带红外光敏管通过多级红外信号放大电路与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连接且多级红外信号放大电路同时与自校准电路和污染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通过自校准电路和污染检测电路同时与高信噪比的窄频带红外光敏管连接,所述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通过CAN总线通信接口电路和RS485总线通信接口电路与远程终端、上位机和控制器连接,所述高性能32位ARM处理器同时与温度采集电路、拨码开关电路、LED驱动电路、4~20mA电流环电路、火警电平信号输出电路、OC门输出电路、两组继电器驱动输出电路和两组灭火器驱动输出电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日盲型紫外光电管的检测波段为0.2um附近的紫外波段,所述高信噪比的窄频带红外光敏管的检测波段为4.3um附近的红外波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DC-DC电源变换电路的电源变换方案采用开关电源变换加线性电源变换的方式,所述DC-DC电源变换电路包括电源输入保护、电源变换和电源滤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光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光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4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