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4989.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华氏电磁热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H05B3/04;H05B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大功率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包括第一发热管、电热管和外盒,第一发热管右侧嵌入设置有电热管,且电热管外围设置有外盒,电热管内壁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不锈钢,且不锈钢内壁上下两端均填充有粒子,粒子内壁上下两端均覆盖有氧化镁粉,且氧化镁粉内壁上下两端均相接有传热芯,传热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发热管,传热芯位于电热管内部中心位置,该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所设计的电热管大体结构由第二发热管、传热芯、氧化镁粉、粒子和不锈钢组成,在电加热管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发热管可进行发热工作,且传热芯由铜丝环绕而成,由于传热芯铜丝的特性是能够不退火而传导热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
背景技术
电加热管是管状电热元件它是由金属管螺旋状电阻丝及结晶氧化镁粉等组成的。电加热管产品一般用优质进口不锈钢管、进口高温氧化镁粉、高品质电热丝等材料制成发热元件,用不锈钢制成其它结构部分,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还有超长寿命,容易维修的特点。
但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为了防止电加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的情况,其电加热管的管壁会设计的较厚,且这样做的弊端就是直接影响到电加热管的导热性,导致于电加热管的加热速度变慢,影响到使用效率,其次,大多使用者会使用到电加热管进行烧水等用途,而在电加热管工作完毕后使用者拿出电加热管时,电加热管本身所产生的高温不容易及时的消散,加上电加热管的外壁还会沾有一部分高温的水,导致使用者不便于将电加热管直接收起存放,而需要拿置于手中待电加热管自行降温,影响到使用者使用的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防止电加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的情况,其电加热管的管壁会设计的较厚,且这样做的弊端就是直接影响到电加热管的导热性,导致于电加热管的加热速度变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材料大功率电加热管,包括第一发热管、电热管和外盒,所述第一发热管右侧嵌入设置有电热管,且电热管外围设置有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内壁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不锈钢,且不锈钢内壁上下两端均填充有粒子,所述粒子内壁上下两端均覆盖有氧化镁粉,且氧化镁粉内壁上下两端均相接有传热芯,所述传热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发热管,所述传热芯位于电热管内部中心位置;且外盒前端左侧开有凹槽,所述外盒左侧内部嵌入设置有弹簧,且外盒内壁均匀覆盖有内壁涂层,所述外盒外侧紧密贴合有外膜,且外盒内侧且位于内壁涂层上下两端及右侧涂有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呈“T”形,并外盒与电热元件和电热管大小相匹配,且外盒内部与电热元件和电热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元件左侧与弹簧相接触,并弹簧通过电热元件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元件与第二发热管电性连接,并传热芯由铜丝环绕而成,且铜丝环绕圈数至少为七十圈,并铜丝环绕圈与圈之间的密度至少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之间的相对立面呈凹凸状,且粒子均匀分布在不锈钢的凹凸面外,所述粒子由氮化硼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热管、传热芯、氧化镁粉、粒子和不锈钢按顺序从内往外分布,并通过第一发热管、传热芯、氧化镁粉、粒子和不锈钢组成电热管大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涂层厚度不少于0.6mm,且内壁涂层与电热管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是氧化钛液体催化剂,且外膜由PVC黑色塑料膜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华氏电磁热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华氏电磁热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4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